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迷戀螢幕易惹病 當心四大健康危機來襲

如今的生活離不開顯示裝置,常常有用戶覺得看書和看顯示裝置的感覺是一樣的,的確長時間的看書和看顯示裝置都會造成眼睛和頸部的傷害,但顯示裝置傷害更大。對於“屏奴”生活的健康隱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重要的,如果無法堅持也可以選擇護眼的設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種傷害,不過正確地使用顯示裝置才是最根本的。

屏奴的具體表現

1、早上睜眼後第一件事情做什麼?估計不少人會回答:拿手機。從1973年第一部手機問世,到如今智慧手機在全球主要國家普及率超過50%,四十年間,手機對我們的生活攻城掠地。過去只是用來通訊的工具,現在已經覆蓋了我們所有的碎片時間,甚至加重了我們生活的碎片化。

2、美國調查機構發佈數據稱,智慧手機用戶平均每天查看手機約34次——地鐵裡、排隊時、睡覺前、起床後、上廁所時,智慧手機都是人們打發時間的首選。

3、“手機依賴症”的現象更是逐漸低齡化。北京市婦聯近日發佈的《2013年中國城市兒童生活形態報告》顯示,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移動終端上網。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有關“兒童安全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對孩子使用智慧手機“感到不放心”的人占71.9%。

4、家長的不放心不僅僅是“玩手機浪費時間影響學習”,更多的是對孩子們培養社交習慣的擔憂。中國媒體曾報導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家人吃團圓飯,飯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話,但孩子們卻個個抱著手機,老人受到冷落後,一怒之下摔盤子離席。

健康隱患 淚膜破裂縮短

螢幕無處不在,的確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螢幕顯示資訊更加直觀,在多媒體內容的支撐下,相比于傳統的紙質媒介,顯示的內容更多樣化,顯示方式也非常的豐富,不過隨著螢幕越來越深入生活,人們也開始檢討螢幕所帶來的弊端。

一是影響情緒。一個已經成癮的人,如果一旦不讓他使用這些電子智慧產品,便會出現“戒斷困難”症狀,感到痛苦、煩躁等。

二是影響人際交往。長時間“宅”在家中玩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人,社交技能往往迅速滑坡,容易面無表情,心不在焉,不愛與人交流。

三是影響創造力、記憶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等發展。習慣了依靠電腦和手機,則動腦機會越來越少,想像力、記憶力等都會受到影響。

四是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從現有的一些研究看出,對手機、平板電腦的依賴可能跟一些人格特性有關係,比如內向、孤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