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上廁所要很久?小心大病就要來臨了!

每天都需要上廁所,才能把體內的糟粕排出體內,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會形成一種強迫習慣,每天必定要上廁所,但是上廁所就會呆好久,很久才能接手完畢。

也有的人上廁所就意味著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老有便意但是就是解不出來,這種現象其實就是中醫所謂的氣滯。

氣滯有什麼危害?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所以氣滯就意味著血淤馬上要開始了,而氣滯血瘀其實是現代很多疾病的根本原因。

特別是很多頑固性的疾病,只要有氣滯血瘀就很難滋補,很難治癒。現代的三高、癌症、糖尿病其實或多或少都有氣滯,癌症氣滯的情形最為普遍。而癌症的形成基本可以分成三部曲:氣滯——血淤——積聚,到了積聚就是癌症的形成了。

氣滯有什麼表現?

每一種疾病都有症狀,淤血有淤血的症狀,氣滯有氣滯的症狀,那麼氣滯的主要症狀是什麼呢?

第一個表現就是心腹飽悶疼痛,脅肋脹滿難消。很多人腹脹,或者有心胸疼痛的症狀,一般情況下都可以考慮是因為氣滯導致的,所以在用藥的時候就必須使用疏肝理氣的中藥。

第二個表現就是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昏眩。很多人中焦有停水,或者表現在腸胃蠕動出問題,其實都是氣滯的表現,因此還容易導致頭暈、幻覺的情形。

第三個表現是食積酒毒,及米穀不化。很多人不消化,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氣滯導致的,脾胃是氣血的來源,但是不蠕動,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第四個表現就是下痢膿血,大小便結滯不快。表現在大便,有的人大便會含有一定的膿血,或者會出現大便難,不爽快,或者小便淋漓不利。

第五個表現風壅積熱,口苦煩躁,涕唾稠粘。有的人因為氣滯,導致體內產生結節,庸滯太過,容易煩躁,容易體液粘稠等,很多痛症其實都是因為氣滯導致的。中醫所謂“不通則痛”其實說的就是氣滯的一種情形。

氣滯是怎麼來的?

氣滯的形成,其實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都可以導致體內的氣機出現問題,不能正常運轉。一方面則是內傷七情,情志是氣滯導致的根本原因之一,內經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喜怒悲恐的不恰當,都會導致氣機紊亂,此時就會導致氣滯。

為什麼氣滯影響最大的是脾胃?

氣滯可以是很多原因導致的,但是氣滯影響最大的是脾胃,因為脾主思,思則氣結,這就是氣滯的最主要來源。

很多人因為氣滯,導致在用藥的過程中失效,其實就是因為脾胃吸收功能不好,怎麼吃藥都不會有好的效果。

怎麼治療或者預防?

在預防的時候,最主要的措施其實就是保持情志的通暢,讓身心處於一種很自然,很輕鬆的狀態下,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思考,脾胃運轉也有了生機,氣機也可以很通暢了。

治療氣滯的聖藥——利氣丸

在明代的著名醫家中,龔廷賢對後世的影響是最大的,他有一個方專門治療氣滯,就叫做利氣丸,並說“此藥最能流濕潤燥,推陳致新,滋陰抑陽,破結散鬱,活血通經,治氣分之聖藥也。”

大黃(生用30) 黑醜(頭末30) 木香(5) 檳榔(5) 枳殼(麩炒5) 香附(末炒20) 青皮(去穣5) 陳皮(去白5) 莪術(煨5) 黃連(5) 黃柏(15)

上為細末。做水丸,淡姜湯送下。以利為度,如不利,加丸數,通利則愈。

養生需專業,以上藥丸最好在職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萬不可“自攥一方,服之,卒,享年XX”!

本文為養生中國公號作者的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