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用心理學,看破國足失利

國足又一次讓球迷失望了。6月13日,客場對陣敘利亞被逼平,這輪比賽結束後,國足的出線可能性已經是微乎其微了。對於國足的表現,很多足球類的專業文章已經分析得很透徹了,筆者想從3個醫學心理學的名詞入手加以分析。

裡皮神奇換人背後的羅森塔爾效應

The Sports

客場作戰,命懸一線,開場不久就被對手攻破球門,這樣的國足,似乎將與往常一樣,在無可奈何之中從世預賽徹底出局。但是危急關頭,裡皮(中國隊主教練)沒有放棄,下半場的變陣和人員調整,姜至鵬與肖智的高水準發揮,一度讓國足險些看到了翻盤的希望,這兩位國足體現出來的正是羅森塔爾效應。

【名詞解釋】

羅森塔爾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球迷渴望國足奇跡背後的虛假同感偏差

The Sports

國足的比賽一向是鍛煉球迷計算能力的比賽,賽前的種種計算都被變成所謂的“算計”,人算不如天算,國足的實力一直擺在那裡,球迷也許對國足出現了心理學上稱作的虛假同感偏差。

【名詞解釋】

虛假同感偏差又叫虛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們常常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它是人們堅信自己信念、判斷正確性的一種方式。當遇到與此相衝突的資訊時,這種偏差使人堅持自己的社會知覺。人們在認知他人時總好把自己的特性賦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與他人是相同的。

國足關鍵時刻丟球背後的責任分散效應

The Sports

看過這次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的球迷朋友們都知道,國足不是沒有機會,在一些場次也不能說不努力,但是,國足有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那就是時刻保持的高度責任心,但一些球員在關鍵時候掉鏈子,其實體現的是責任分散效應。我們經常看到,關鍵時候國足一些經驗豐富的球員都會出現低級失誤,但是這種失誤與其說是個人造成的,不如說是集體出現了問題。比如,很多時候機會出現了,球員卻沒有出現在關鍵的位置,導致丟球。足球畢竟是集體運動,需要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責任心,但如果跑位不清晰,就容易導致責任分散。

【名詞解釋】

責任分散效應也稱為旁觀者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在分工和職責不明確的情形下,群體中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往往會退縮。因為前者獨立承擔責任,後者期望別人多承擔點兒責任。“責任分散”的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