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30 歲前沒補鈣?當心老了得這種病

人到了老年,身高開始慢慢變矮、駝背,包括疼痛、活動乏力等,其實都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表現。

大部分人都認為骨質疏鬆是一種老年病,其實真正人到老年再進行治療,可能就晚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什麼時候開始就要注意預防骨質疏鬆這個問題了呢?

今天丁當就請來了北京協和醫院骨科的翁習生主任,來跟大家談一談骨質疏鬆的幾個常見問題。

老年人才要注意骨質疏鬆?

其實不是,等真正到了老年再處理,可能就晚了。

我們這裡說的骨質疏鬆是指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它是一種自然的衰老體現。一般人從 30 歲開始,身體的各個器官就會開始出現一系列退化,骨骼也不例外。

這種衰老的表現也不是不可改變的,因此建議 30 歲就開始注重骨質疏鬆的預防,包括飲食、運動等等。到了四五十歲有了症狀時再做處理,終歸是有點晚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是繼發性骨質疏鬆。這是因為某些情況,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長期服用激素、長期大量飲酒等,誘發的骨質疏鬆,更是年輕人也需要警惕的。

女性更容易骨質疏鬆?

是的。

不是性別歧視,臨床的資料確實顯示,女性骨質疏鬆發病率是男性的 6~10 倍。

這可能主要是因為——

一方面,女性 50 歲左右絕經後,雌激素水準的降低,身體一系列的代謝變化使骨代謝失衡,導致了骨質疏鬆。

除此之外,有的女性朋友還會「過分減肥」,如果是通過節食或挑食來減肥,很可能造成身體缺乏必須的營養,從而影響骨骼結構。

所以女性,尤其是年輕的女性,更要及早關注自身的骨骼健康。

怎麼知道我有沒有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患者可能會感覺到一些不適,一般發生在 50 歲以上的女性或 60 歲以上的男性,如果發生了骨質疏鬆,可能會覺得後背酸痛、活動容易乏力。

但自我感覺並不十分準確,可以驗血查鈣離子的濃度,但最推薦的還是查骨密度,X 線骨密度儀可以清楚地反映骨骼的健康狀況。

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嗎?

除了身高縮水、腰酸背痛、駝背、活動乏力等症狀之外,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容易骨折。嚴重時,別說摔一跤,甚至提一些重物,都可能發生骨折。

又因為這些患者的骨折不容易恢復,非常影響生活品質。而骨折帶來的一系列併發症,包括久臥不動導致的褥瘡、肺炎、血栓等,嚴重時會致命。

補鈣能治療骨質疏鬆嗎?

關於補鈣,其實不少人存在認識誤區。

強調合理補充鈣劑,而不是濫用鈣劑。

鈣的缺乏是公認的骨質疏鬆主要因素,但並不是所有的骨質疏鬆都是因缺鈣引起的。體內激素調節紊亂、內分泌代謝異常、對鈣元素吸收能力減弱等,也會造成骨質疏鬆症。

所以,醫生還可能使用雙磷酸鹽類、降鈣素類、雌激素類、甲狀旁腺類、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藥物,來治療骨質疏鬆。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預防都比治療骨質疏鬆更為現實和重要。

怎麼預防骨質疏鬆?

對於年輕人來說,預防骨質疏鬆的辦法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吃 + 曬 + 動。

1. 補充鈣和蛋白質

增加飲食中鈣及適量蛋白質的攝入,低鹽飲食。

戒煙戒酒,也能夠降低骨質疏鬆的發生風險。

2. 補充維生素 D

光照會對維生素 D 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陽光不那麼強烈的時候,可以適當曬曬太陽。比如在天氣宜人的春秋季節,出門遊玩踏青等。

但是,當夏天紫外線強烈的時候,不建議進行暴曬,可以通過食用海魚、蛋黃等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來補充。必要時也可以吃一些「強化 VD」的食品和補充劑。

3. 養成運動的習慣

運動中,肌肉的活動會不停地刺激骨組織,使骨骼更強壯。

運動還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反應性,改善平衡功能,減少跌倒的風險。

因此,在年輕的時候就養成運動的習慣,對於預防各種骨骼問題都是有幫助的。

很多「老年病」的預防

其實都可以從年輕的時候做起

身體上的問題,你應該看點靠譜的

丁當推薦你關注健康頭條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