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腎癌發病率年年高,很多發現即晚期!這種治療方法更可靠!丨推廣

從今年起,每年6月22日被定為“世界腎癌認知日”。2017年6月22日是第一個“世界腎癌認知日”,由國際腎癌聯盟(IKCC)發起,旨在提高公眾對腎癌的認識並籌集資金説明患者抗擊腎癌。

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林輝教授表示:“腎癌近年來的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越來越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使患者及家庭的負擔日益加重。”

腎癌發病率年年高,

這些高危人群要警惕!

在中國,腎臟腫瘤發病率為3.8/10萬,每年新發患者約為6.7萬。1 據中國國家癌症譜統計顯示,腎癌發病率在過去20年間,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增長,在泌尿系統腫瘤相關死亡中已經超過膀胱癌位居第一 。2

“腎細胞癌(簡稱腎癌)占腎臟惡性腫瘤的80-90%,3 約占成人惡性腫瘤的2%~3%4 。可發病于各個年齡段人群,高發年齡主要在50-70歲。5腎癌的病因比較複雜,一部分腎癌與吸煙、肥胖、高血壓及降壓藥物使用、腎病以及某些工業物質、黃麴黴素、激素、放射線、造影劑、特定人群的放療等有一定關係。因此,與這些因素有密切關聯的人群,則需要關注和警惕腎癌。此外,腎癌還有一定的遺傳因素。”6、7王林輝教授指出。

1/4腎癌發現即晚期,

靶向治療更可靠

由於腎臟的位置比較隱蔽,加之腎癌早期無明顯臨床症狀、診斷困難,患者一般不易自行察覺,大多數腎癌患者是在健康查體時發現的無症狀腎癌,通常通過外科手術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然而,一旦出現血尿、疼痛和腫塊這些腎癌的典型症狀,即“腎癌三聯征”時,疾病多進展至晚期。如果腫瘤發生轉移,還可能出現咳嗽、骨痛和黃疸等症狀。有資料顯示,1/4的患者在診斷時已有或將發生轉移病變。8在所有的腎癌患者中,約25%-30%的患者確診時已處於病情晚期 。

王林輝教授介紹說:“晚期腎癌對放療、化療和激素等治療方式均不敏感,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而細胞因數雖說曾是晚期腎癌的標準治療,但有效率僅為10-15% 9,且生存獲益有限。而與傳統化、放療相比,靶向治療能夠精准瞄準癌細胞,療效確切,安全性可靠。”

腎癌一線標準治療靶向藥物納入醫保

目前,抗血管生成治療是晚期腎癌初始治療的主要手段,85%以上的患者可從初始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中獲益。10但對於初始TKI治療疾病仍進展的患者而言,後續治療策略的選擇是提高生存獲益的關鍵。

王林輝教授指出:“隨著靶向治療策略的不斷演進,晚期腎癌患者的生存時長不斷被刷新,一線、二線TKI的貫序使用、持續的抗血管生成治療,已經將晚期腎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長至50.7個月11 。這也是目前晚期腎癌治療的新理念,即全程管理治療模式。”

用於晚期腎癌初始抗血管生成治療的腎癌一線標準治療靶向藥物,於今年1月1日起被納入上海市醫保目錄,凡參加本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患者接受該腎癌靶向藥物治療,可獲得40%的藥費報銷。此外,該腎癌一線標準治療靶向藥物也已經在全國其他省份和地區進入當地醫保報銷範圍,惠及我國更多腎癌患者。” 王林輝教授說。

1. http://globocan.iarc.fr/Pages/online.aspx

2. 新華網,《世界腎臟日:腎癌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隱形殺手”》,2014年3月13日

3. 《腎臟腫瘤家庭防治手冊》. 主編:葉定偉.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2009年4月第一版;

4. 《中國腎癌診治指南2013版》

5. 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和衛生部衛生統計資訊中心資料

6. 《腎臟腫瘤家庭防治手冊》. 主編:葉定偉.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2009年4月第一版.

7. 《哈里森腫瘤學手冊》. 原著者:Chabner BA等. 主審:劉端祺等. 主譯:李小梅等.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0年9月第一版

8. 王肇炎. 實用腫瘤雜誌 2008; 23(6):491-494.

9. Janowitz T, et al. SeminOncol. 2013; 40(4): 482-91.

10. Motzer RJ, et al. J ClinOncol. 2009;27(22):3584-90

11. Iacovelli R, et al., Eur J Cancer. 2013 Jun;49(9):21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