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春運將至謹防流感傳播 中西醫防控皆有招

新華網北京1月26日電(王坤朔)來勢洶洶的流感終於有了漸弱趨勢。北京市疾控中心1月23日公佈的最新監測資料顯示,流感病例和集中發熱疫情持續下降。但春運將至,人群流動大幅增加,人們常在車站、車廂等人流密集、不通風處,同時近期氣候寒冷乾燥,流感傳播風險仍然不小,防護意識不能放鬆。近日,新華網來到北京朝陽醫院和北京中醫醫院,實地探訪門診流感情況,並從中醫和西醫兩個角度請醫生給出科學防護建議。

有基礎病患者尤需注意預防流感

上午9點30分,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擠滿了戴口罩的人群。在我國北方,通常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1月底為流感高發季,然而本次流感疫情尤為“猛烈”。朝陽醫院發熱門診近一段時間來的就診量超過了500人次/天,最高峰達到了553人次/天,約有七成左右發熱患者是流感。而在其他年份的流感季,發熱門診日均就診人數在300人上下。中國疾控中心的資料也顯示,今冬流感活動強度和患病人數均高於近年同期水準。

雖然近期流感流感疫情下降,但春運將至,人群密集等因素會增加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傳播風險,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必要時佩戴口罩。

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

北京朝陽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宋淑璠剛剛接診了一位發熱的重症患者,是一位患有骨髓瘤的67歲老人,已經發熱兩天了。“現在看初步的檢查結果是感染了流感病毒,是否合併了細菌還需要進一步確認。老人家剛剛做完化療,抵抗力比較差,情況挺嚴重的。”宋淑璠拿著化驗結果憂心忡忡地說。

進入流感高發季以來,發熱門診工作量大增,基本每天都處於加班狀態,尤其是重症患者增多。據宋淑璠介紹,流感引發肺炎,進而合併呼吸衰竭、心肌炎的重症患者比較多,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一旦患有流感,容易出現併發症,這類患者要尤為注意防護。

北京朝陽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宋淑璠

對於有基礎病的老人,預防流感的最好方式是在每年的九十月份,即流感季來臨前接種流感疫苗。“從門診的情況來看,人們對疫苗的瞭解普遍較少,而且存在很多誤區。”宋淑璠說,很多學校會組織學生統一打流感疫苗,但同樣是流感高危人群的老人,對流感疫苗卻知之甚少,也不知去哪裡打,應該進一步加大對流感疫苗的宣傳力度。

那是不是打了流感疫苗,就“萬事大吉”了呢?並不是這樣。接種流感疫苗之後,約2周左右才會產生保護性抗體。如果在注射疫苗後就感染了流感病毒,此時體內尚未產生足夠的抗體,仍有可能患流感。同時,流感病毒有許多變異種類,每年流行的病毒有所不同,一般都會覆蓋新型H1N1、H3N2及乙型。每年世衛組織都會通過對流感的監測,發佈預測流感病毒類型的疫苗方案,但如果預測有偏差,人們仍然有可能“中招”。

戴好口罩防護 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除了流感合併重症病人較多以外,反復感冒也是今冬流感季的一大特點。北京朝陽醫院感染科李冉表示,流感病毒分不同的亞型,每一流感季會有一到兩種亞型的病毒流行,感染了一種病毒痊癒後,會對該種病毒產生抗體,具有一定免疫力,短期內一般不會再患該種病毒的流感。但這次流感流行季的流感病毒比較複雜,有甲型H1N1、H3N2,乙型BV、BY等多種病毒同時流行,不同亞型間並沒有交叉免疫力,病毒變異後,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復發病。

北京朝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冉

在李冉的診室,一位女士患者被確認為感染了甲型H3N2流感病毒,與前幾天來就診的家人感染了同一型病毒。“這就是沒做好防護、被家人感染的典型案例。”李冉說,流感病毒傳染性很強,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直接接觸患者或者與受病毒污染的物品接觸,也有被傳染的可能

那麼,是不是見到流感狀的病人就應該躲得遠遠的?也未必。李冉提示,流感在病中的1—7天都有傳染性,病初的2—3天病毒傳播能力最強,病人退燒之後的傳染性會降低很多,但如果仍然咳嗽、打噴嚏、流鼻涕,還是要戴口罩隔離,不但是為了保護他人不受感染,也是避免自身交叉感染。

測試流感病毒的試紙

“預防流感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少去人群密集地,戴口罩防護,流鼻涕、打噴嚏要注意更換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等。其實這些常識很多人都知道,只是日常中沒有認真做到。”李冉提醒。

中醫退熱起效快 調節身體內因對抗流感

在一些人印象裡,中醫是個“慢郎中”,實際上,中醫在解決發熱等急症上見效很快。同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姚衛海表示,這次的流感季,多數患者起病後發熱迅速,高燒難退,還有反復發熱,在疾病後期咳嗽遷延等症狀,急診接診的流感患者中,合併了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佔有很大比例。針對本次流感流行季的發病特點,急診科製備了散寒解熱湯,提前煎好裝袋,給急診發熱病人服用,對流感引起的發熱惡寒、頭身疼痛、心煩口渴、咳嗽咽痛等辨證屬於外寒內熱者效果明顯。

“中醫治療流感的一大優勢在於緩解症狀比較快,如高熱、周身乏力、食欲減退,以及伴隨的咳嗽、腹脹等,中醫都能很好地解決。”姚衛海說。

冬天人們穿衣厚重運動減少,尤其北方室內有暖氣,較為乾燥,飲食上又多食火鍋等油膩、辛辣食物,體內容易形成燥熱。“體內有積滯、食邪存在,外寒就容易入侵。因此,預防流感最好的方式就是注意日常飲食、起居,保持身體平和,才能抵擋外邪。”姚衛海表示,中醫思維是整體辯證,著眼點在於病人身體本身,通過調節身體增強抗病能力,緩解症狀,而不僅僅是針對病毒。

兒童流感發病高 小兒推拿可有效退熱縮短病程

兒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在今冬流感高發季兒科就診人數“爆滿”。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李敏表示,兒童體質較弱,更易受到流感侵襲。“冬季原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除了流感外,還有普通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從門診情況來看,今年發熱、流感的患兒確實比往年要多一些。今冬的流感情況屬正常範圍內,流感發病是有一定的波動規律的,每隔幾年就有一個高發期,今冬恰好趕上流感高發。”李敏說,按照以往經驗來看,流感一般到1月底勢頭減弱,同時學生放假放,交叉感染的機會減少,患病情況逐漸好轉。

北京中醫醫院兒科門診

中醫理論認為,孩子的臟腑嬌嫩,脾胃消化功能也較弱。 李敏表示,現在的生活水準好,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喂過多的高熱量食物,造成孩子飲食積滯,進而生內熱,更加容易招致病毒,導致很多流感患兒高燒不退,還常伴有噁心、腹痛、嘔吐或腹瀉等症狀。因此,除了服用清熱解表的藥物外,還要調節身體內因,激發免疫力,祛邪外出。

李敏表示,中醫治病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內服藥物以及外治法,除了最為常見的湯藥之外,推拿也是常用於兒科的外治療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緩解小兒發熱。

推拿與藥物結合進行治療,不僅孩子的症狀能夠得到很快緩解,而且身體恢復得也更快,既縮短了用藥的時間也減少了用藥劑量,相當於“少吃藥”,降低了藥物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副作用,這也是稱小兒推拿為一種“綠色治療”的原因。

兒科主治醫師劉豐給患兒推拿按摩

據介紹,針對發熱的孩子,首先要根據孩子的當下症狀、舌脈象來辨證是風寒、風熱還是兼具積食引發的,再有針對性地選擇穴位、採用相應的推拿手法和力度。推拿按摩能退熱的原理在於,可以幫助機體發汗,祛邪外出,緩解症狀。同時推拿還能幫助清內熱,調理腸胃。

“很多孩子發熱除了外感病毒外,往往伴有腸胃積滯、消化不良,推拿能有效緩解腸胃不適。”李敏表示,推拿是一種綜合治療方式,可以清內熱、解表邪、消積滯,對緩解症狀、縮短病程比較有效。

相關連結——

調理脾胃、預防流感代茶飲:

很多人為了預防流感,會提前服用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例如金銀花、板藍根等,姚衛海認為,清熱解毒藥物較為寒涼,吃多了易傷脾胃,導致抵抗力更低,因此在沒有外邪的情況下,不主張服用清熱解毒藥。

姚衛海推薦了一款甘淡平和、取材日常、製作簡單的代茶飲:將橘子皮、山楂、茶(或大麥茶)用開水沖泡,每日適量飲用,可通暢腸胃。

橘子皮:氣味清香,開胃通氣;

山楂:健胃消食,活血化瘀;

中藥茶劑為一種古老的劑型,是將中藥粉碎成粗粉或切割小段、細段,飲用時以沸水沖泡或加水稍稍煎煮後,像飲茶一樣服用,以達到防病保健的一種中藥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