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婦科中藥灌腸禁忌有哪些

中藥灌腸,其實是比較獨特的一種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腸壁的吸收,引起的一種全身治療作用,但是對治療方法的以及各種事項問題也應該瞭解,比如灌腸的時間,選擇無菌操作,灌腸液的溫度等,都有很大的講究,只有注重這些問題達到的效果才更好。

一、前期準備

1、將一劑中藥濃煎150毫升到250毫升備用。

2、灌腸器1具,石臘油或潤滑油少許。

3、灌腸前要排空大、小便,以減輕腹壓及清潔腸道。

二、操作方法

1、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後,床上最好鋪個單子,以防藥水流到床上。

2、灌腸器的開關關上,將適宜溫度的藥水裝入藥袋,將肛管連接好輸灌腸器,打開開關。排盡氣體(見藥水流出來),再關閉開關。

3、取側臥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末端塗上少量潤滑油,緩慢的從肛門插入直腸15到20 釐米,打開開關,(可調節流量)將藥液緩慢滴入。藥液溫度以38℃到40℃為宜,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得超過30釐米,待灌完後,儘量臥床休息。

4、第二天早上上廁所藥吸收的更好。最好灌腸後,配合熱敷,增加腹部的溫度,使藥物更快的被吸收緩解不適感。

三、注意事項

1、嚴格無菌操作。灌腸用的輸液皮管連續使用次數應在7天之內,最好每次換1根,導尿管(或小肛管)灌完1次後可用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後清洗涼幹備用,或煮沸30分鐘涼幹備用。

2、灌腸時間的選擇。應選擇在臨睡前,排空大小便後,腸道保留4小時以上。每天一次為宜,少數患者可一天2次。

3、灌腸液溫度。灌腸液溫度應在38到40度,冬天需加溫,患者自己用手掌跟部測試一下以不燙手為宜,避免因寒冷刺激腸蠕動影響藥物保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