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小兒眼皮起疙瘩是什麼原因?

小兒眼皮起疙瘩,多半是眼睛起了麥粒腫。麥粒腫也是小兒眼科的一種常見病,是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因為小孩子大部分不注意衛生習慣,只要眼睛有點不舒服,不管手是否乾淨的情況下都會去揉眼睛,就十分容易引起感染。當小兒麥粒腫出現的時候,家長要懂得判斷麥粒腫的症狀,也要瞭解原因,平時儘量幫小兒做好預防。

寶寶麥粒腫的原因

麥粒腫由感染所導致,通常為葡萄球菌感染,一般會累及瞼緣或眼瞼內一個或多個腺體。麥粒腫可自發形成,也可由臉緣炎引起。一個人一生中可能會出現l—2次麥粒腫,也有人反復發作。當孩子長針眼時,切勿讓孩子自行擠壓膿液,或幫孩子擠膿,會容易引起併發症。麥粒腫分兩種,外麥粒腫和內麥粒腫。

外麥粒腫:睫毛的毛囊部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叫瞼緣癤,衛生條件差、體質弱或屈光不正的人,易得此病。得病時,眼瞼局部紅腫、充血和觸痛,近瞼緣部位可觸到硬結,有時耳前淋巴結腫大並有觸痛,甚至有怕冷、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數日後毛囊根部出現黃色膿點,膿排除後症狀逐漸好轉而痊癒。外麥粒腫化膿後如任其自破排膿,常因疤痕收縮而引起眼瞼變形、外翻、上下瞼裂閉合不全等後遺症,所以應引起注意。

麥粒腫症狀

麥粒腫俗稱針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小孩子由於衛生習慣不太講究,喜歡用手揉搓眼睛,所以尤其容易得病。麥粒腫通常數天即可痊癒。

眼瞼有兩種腺體,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開口於毛囊;另一種靠近結合膜面埋在瞼板裡的叫瞼板腺,開口於瞼緣。麥粒腫就是這兩種腺體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引起麥粒腫的細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所以麥粒腫多為化膿性炎症。麥粒腫的症狀包括

1、眼瞼皮膚局限性紅、腫、熱、痛,鄰近球結膜水腫。

2、3—5天后形成膿胩,眼睫毛底部周圍的眼瞼出現帶有黃頭的膿。膿頭周圍的眼瞼皮膚腫脹、發炎。外麥粒腫發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現在皮膚面;內麥粒腫發生在瞼板腺,表現在結膜面。

3、疼痛或觸痛。破潰排膿後疼痛緩解,紅腫消退。

4、重者伴有耳前、頜下淋巴結大及壓痛,全身畏寒,發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