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輪狀病毒快好的時候有哪些特徵

輪狀病毒一般在春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比較流行,一般當患者出現發熱並且持續了有3天左右之後,小寶寶會出現腹瀉的現象,更嚴重的情況還會引起脫水的情況。在這期間患者還會伴有嘔吐,食欲不振,呈現蛋花一樣的水便,在小寶寶患病期間要做好護理,還要注意隔離,因為輪狀病毒具有傳染性。

輪狀病毒腹瀉有哪些症狀

1.輕度上呼吸道症狀

2.發燒

3.持續嘔吐

4.持續腹瀉

5.腹部絞痛

6.嚴重脫水、休克,甚至死亡

輪狀病毒腸胃炎是一種從溫和到嚴重的疾病,有一些表徵像是嘔吐,水狀大便,以及低程度的發熱。

當兒童受到這類病毒感染時,在症狀發生前大約會有兩天的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症狀通常是從嘔吐開始,接著是四到八天的大量腹瀉。

當以上的症狀有所緩解或者減輕的時候,就是並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進行細心的治療和照顧,小寶寶就可以痊癒了。

患上輪狀病毒後的護理

1.及時補充流失水分

劇烈的輪狀病毒感染症的治療方法並不特別,這包括了症狀的控制與最重要的補充水分(Rehydration)。如果沒有治療,兒童可能會因為嚴重脫水而死亡。依據腹瀉的嚴重度,治療包含了用白開水或是含鹽與糖的水作口服液治療。

2.正確的補充電解質

在腹瀉時,丟失的不只是水份,還有很多電解質,只補充水分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因為“水利尿”而強性帶走更多的電解質,從而打破機體的代償、發生嚴重的低滲性脫水。

所以一定需要口服鹽溶液(ORS)。口服鹽溶液(ORS)都是具有輕度或中度脫水症狀兒童的首選藥物療法。及早服用口服鹽溶液可減少併發症與臨床檢查及住院治療次數。

特別提示:

口服鹽溶液應用不當也會加重病情,甚至導致不良後果。其原因在於消化不良和急性胃腸炎患者的消化道粘膜有炎性水腫,吸收功能很差,短時間內大量快速服用補液鹽,不但難以吸收,而且會促使胃腸蠕動加快,引起腹瀉、嘔吐加劇,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加重。

“補液鹽的補充規律:少量、頻繁的逐漸補充。”

3.不要禁食!同時也不要強迫餵食

秋季腹瀉往往只在起病的第1-2天嘔吐明顯,以後隨腹瀉開始加重而逐漸減輕。對腹瀉和/或嘔吐的孩子,正確飲食指導原則如下:能吃多少吃多少(但也請不要過於強迫餵食);暫時不添加蛋肉等不易於消化的食物,多給孩子餵食更易消化的食物,半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多喝鹹麵湯(或者大米東加適量鹽)。

4.不要給孩子盲目止吐、止瀉

對於秋季腹瀉的寶寶病初的止吐止瀉並無有益處,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導致併發症的發生。病毒性腸炎或細菌性腸炎的急性期,嘔吐及腹瀉都是能起到“排毒、減壓”的自我保護作用的,盲目止吐、止瀉則可能打破機體的代償而使腸道內的“毒素”無法排出,從而導致病情加重及併發症的發生。

5.不要濫用抗生素

寶寶秋季腹瀉主要是輪狀病毒感染,故使用抗生素治療純屬是濫用藥物。寶寶秋季腹瀉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治療無效,而且可導致細菌耐藥菌株不斷增多,同時還可繼發腸道菌群失調、黴菌性腸炎等,影響營養吸收,並可使腹瀉遷延不愈,危及生命。

6.使用益生菌,糾正腸道菌群失調,保護(修護)腸道黏膜

崔玉濤醫生對於輪狀病毒胃腸炎的護理意見為:早期應及時補充含有一定電解質的液體,比如口服補液鹽;後期,因乳糖不耐受現象,可堅持母乳+乳糖酶或選用不含乳糖配方粉。益生菌也有一定縮短病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