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包裹方法

剛出生的寶寶從媽媽溫暖的子宮來到了外面的世界,當然會有所不適應,因此給新生兒包裹起來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首先是給寶寶溫暖,再一就是給他安全感,這一點家裡的人都是贊同的。可是對於包裹的方法兩代人卻產生了爭議,以前的小孩子就是“蠟燭包”,包被外用繩子捆得嚴嚴實實的,可是年輕的父母卻覺得這樣孩子太難受,那麼新生兒的包裹方法要怎樣?下面來瞭解一下吧。

首先“蠟燭包”把孩子包得嚴實,手腳都不能動,不利於孩子的運動機能發育。人們都會注意到,剛出生的嬰兒雙腿並非像大人那樣總是伸得很直,而是彎曲得呈屈曲狀。這是嬰兒階段的一種正常狀態。當他們自由地躺在床上時,小手小腳就會亂踢亂蹬。哪怕當他們還在母腹中時,就已經開始了這種快樂的運動,而一出生,就被包裹起來,怎能不使他們感到難受呢?只可惜他們能表示抗議的方式太少了。

“蠟燭包”不僅限制了嬰兒肢體的自由活動,影響發育,容易造成臍部、皮膚感染,而且還有一個更大的危險,就是可能誘發髖關節脫位,這是一個需要石膏固定治療的外科疾病,會給3歲以下小兒帶來許多痛苦。

孩子出生時髖關節的發育不夠成熟,出生後在自然狀態下,下肢是處於象青蛙腿一樣的姿勢(屈髖外展外旋),這樣股骨頭就恰好正處於髖臼中心。隨著孩子肢體活動,股骨頭刺激髖臼進一步發育,這樣就不容易發生髖關節脫位。如果用“蠟燭包”方法裹紮嬰兒,強行讓孩子雙下肢伸直、併攏,這時股骨頭就正對髖外臼外上方的發育不成熟處。當孩子大腿的肌肉縱向收縮時,可能將股骨頭拉到髖臼的外上方,造成髖關節脫位。

那麼,正確的包裹方法是什麼呢?應該讓孩子的雙腿叉開,處於象青蛙腿樣(髖外展外旋)的自然姿勢,或用髖外展尿不濕包上後,外面再松松地裹上毛毯等,以防孩子受涼。這樣不僅滿足了他們自由發展的需要,而且還能治癒一部分輕度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病兒。小兒不是蠟燭,捆綁是不能使之成型的。只有採用正確方法,才能使孩子健康,體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