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溫經湯有去瘀的功效嗎?主治什麼疾病

現在的人們都喜歡喝一些湯湯水水來溫補身體,但是湯湯水水也要對症下藥,溫經湯的功效不低於普通的藥物,具有治療很多人出現的體寒,手心發熱,口唇乾燥,宮內生冷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緩解不孕不育,預防體虛,調治的方法很簡單,用中藥湯熬煮,在熬煮的過程中需要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

功用

溫經散寒,養血祛瘀。

主治

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塊,淋漓不暢,或月經超前或延後,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而見少腹裡急,腹滿,傍晚發熱,手心煩熱,唇口乾燥,舌質暗紅,脈細而澀。亦治婦人宮冷,久不受孕。

方義

本方證因沖任虛寒,瘀血阻滯所致。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脈皆起于胞宮,循行於少腹,與經、產關係密切。沖任虛寒,血凝氣滯,故少腹裡急、腹滿、月經不調、甚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滯,血不循經,加之沖任不固,則月經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經脈不暢,則致痛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潤,故唇口乾燥;至於傍晚發熱、手心煩熱為陰血耗損,虛熱內生之象。

本方證雖屬瘀、寒、虛、熱錯雜,然以沖任虛寒,瘀血阻滯為主,治當溫經散寒,祛瘀養血,兼清虛熱之法。方中吳茱萸、桂枝溫經散寒,通利血脈,其中吳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長於溫通血脈,共為君藥。當歸、川芎活血祛瘀,養血調經;丹皮既助諸藥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虛熱,共為臣藥。阿膠甘平,養血止血,滋陰潤燥;白芍酸苦微寒,養血斂陰,柔肝止痛;麥冬甘苦微寒,養陰清熱。三藥合用,養血調肝,滋陰潤燥,且清虛熱,並制吳茱萸、桂枝之溫燥。

禁忌

月經不調屬實熱或無瘀血內阻者忌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之品。

附方

溫經湯

組成

當歸、川芎、肉桂、莪術(醋炒)、牡丹皮各6g,人參、牛膝、甘草各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溫經補虛,化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