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兒後腦勺淋巴結怎麼回事?

淋巴結其實是人體正常的一種生理功能,不管是在成年人還是小兒體內都會存在。它的主要集結部位是在頸部、耳後和後腦勺等部位。所以,當一些家長發現寶寶後腦勺有淋巴結的時候,是不必過分擔心的。但是,淋巴結也要注意觀察它的大小,如果超過黃豆的大小,或是形成一串,就一定要及時治療。

小兒淋巴結腫大正常嗎?

一、淋巴結生理:淋巴結是人體正常器官,成人和小兒體內都有淋巴結存在。淋巴結的主要功能是抵禦人體遭遇的各種入侵。淋巴結廣泛分佈於人體的各個部分,常見的淋巴結聚集區域有後枕部、下頜、耳後、頸部兩側以及腋窩、腹股溝等,甚至內臟旁邊也存在。

正常淋巴結的特點是大小如黃豆,質地韌偏軟,無痛,不與周圍組織粘連,活動好,個別淋巴結較大,直徑可達1-1.5釐米,因此很容易從皮下被觸及。淋巴結是成組存在的,每組淋巴結1-3個或者更多,而且大小不均勻。體表淋巴結一般對稱分佈,左右對稱,但是不一定同時增大。與其他部位相比,頸部淋巴結可謂是一支大隊伍,能被觸及的就有20多個。

二、有的家長問:孩子以前摸不到淋巴結,怎麼現在這麼明顯呢?

那是因為不同年齡的小朋友,淋巴結的大小會有變化。新生兒(生後0-28天)和小嬰兒(1歲以內),淋巴結如米粒或綠豆大小,加之這兩個年齡段的孩子脂肪較多,不容易被觸及;1歲以後,小兒的淋巴結大多可被觸及;3歲以後,皮下脂肪減少,小朋友在歪頭時即可看到頸部的淺表淋巴結;7-8歲時,淋巴結可以分成小葉,對感染的反應、可控制能力提高到類似于成人的水準;青春期以後,頸部淋巴結直徑常超過1釐米;性成熟以後,淋巴結基本不再生長,部分甚至有退化,觸摸不明顯。

當觸摸到這些疙瘩時,孩子並不感覺疼痛,小於2 cm 的被認為是正常生理現象,一般不用處理。這是人體正常的淺表淋巴結,淋巴結內含有許多專門吞噬致病物質的細胞,它們能吞噬和消化細菌、病毒、以及身體內衰老的死亡細胞,起著保護和防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