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抽搐和抖動的區別是什麼呢?

新生兒的一舉一動都是備受關注的,就比如說抽搐,引起新生兒抽搐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於缺氧缺血性腦病導致的,也可能是腦膜炎、腦炎等疾病導致的,其中藥物服用過量或者中毒也會造成抽搐,所以當新生兒發生抽搐時,家長們應該要引起重視,但是新生兒也會抖動,所以在很多時候,家長們都分不清抽搐和抖動的區別是什麼。

一、抽搐的症狀及表現

1、全身強直性抽搐

全身肌肉強直,一陣陣抽動,呈角弓反張(頭後仰,全身向後彎呈弓形),雙眼上翻或凝視,神志不清。

2、局限性抽搐

僅局部肌肉抽動,如僅一側肢體抽動,或面肌抽動,或手指、腳趾抽動,或眼球轉動,眼球震顫、眨眼動作、凝視等。大多神志不清。以上抽風的時尚可為幾秒鐘或數分鐘,嚴重者達數分鐘或反復發作,抽風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者稱驚厥的持續狀態。

3、高熱驚厥

主要見於6個月到4歲小兒在高熱時發生抽搐。高熱驚厥發作為時短暫,抽後神志恢復快,多發生在發熱的早期,在一次患病發熱中,常只發作一次抽風,可以排除腦內疾病及其它嚴重病疾,且熱退後一周作腦電圖正常。

二、新生兒抖動的原因

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受刺激引起的興奮容易“泛化”,表現為在打開新生兒包被或是大聲、強光、震動以及改變他的體位元都會使小兒抖動起來,出現粗大震顫樣自發動作,或緩慢的、不規則的、抽搐樣的手足動作,甚至有時可見踝部、膝部和下頦的抖動等這些無意識、不協調的動作,通常被稱做驚跳。

三、生兒抖動可分為病理性與生理性的兩種。

1,生理性抖動

生理性的主要指天氣冷熱、雜訊、光線等這些外界的刺激,容易造成大腦功能泛化出現抖動。另一方面就是病理性的,生後如有缺氧窒息、反應差、哭聲發直、尖叫,抖動時拌有意識障礙、雙眼上翻、口吐白沫等,做父母的應高度警惕,這有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腦病或顱內出血,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附近醫院進檢查。

2,病理性抖動

隨著年齡的增大,大腦皮質不斷發育成熟,神經纖維外面髓鞘也不斷完善。生理性抖動一般在生後4~5個月便會逐漸消失。所以家長們盡可放心,這種抖動與抽痙和缺鈣無關,更不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智力發育。如果是病理性抖動請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