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胃暖氣是不是腸胃症狀?

許多人在平時因為吃的食物太多,有的食物偏涼或偏熱,睡下去後會讓腸胃很不舒服,腸胃不舒服的人經常會出現胃暖氣,這是常見的一種病症,會導致患者的胃氣上返,感覺腸胃脹痛難受,胸口發悶,就連呼吸也會隱隱作痛,為暖氣持續的比較嚴重,會導致茶不思飯不想,在平時需要及時的通過合適的方法調理。

簡介

噯氣和呃逆,在中醫講,都屬於“氣機上逆”。

折疊編輯本段中醫分類

噯氣在中醫一般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A.食滯停胃噯氣:噯氣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噯聲悶濁或噁心,噯氣不連續發作,胸脘痞悶,不思飲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膩,脈象滑實。中醫飲食療法:請流覽食積食滯證的飲食治療。

B.肝氣犯胃噯氣:噯氣頻繁,噯聲響亮,胸悶不舒,脅肋隱痛,舌苔薄白,脈弦。請流覽氣滯證的飲食治療。

C.脾胃虛弱噯氣:噯氣斷續,噯聲低弱,嘔泛清水,不思飲食,面色晄白或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請流覽脾虛證的飲食治療。

折疊編輯本段噯氣的原因

1.揉腹:以一手掌面貼於上腹部,另一手掌面緊貼於該手背,雙手重疊,順時針方向揉3~5分鐘。

2.按摩內關穴:以拇指指端按摩內關穴(腕橫紋上2寸處)3~5分鐘。

3.指壓足三裡穴:用手指指端壓揉足三裡穴(兩腿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脊1橫指處),每日2次,每次3~5分鐘。

4.壓第三厲兌穴:第三厲兌穴位於腳第三根趾頭的第一關節和第二關節之間,使用前面的要領,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下壓,如此重複3次即可。

呃逆在中醫分寒呃逆、熱呃逆和虛呃逆:

A.胃寒呃逆:呃聲沉緩有力,胃脘不舒,得熱則減,得寒則甚,舌苔白潤,脈象遲緩。請流覽脾胃虛寒證的飲食治療。

B.胃火呃逆:呃聲洪亮,沖逆而出,口臭煩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苔黃,脈象滑數。請流覽胃腸熱證的飲食治療。

C.脾腎陽虛呃逆:呃聲不斷,氣不接續,手足不溫,面色蒼白,食少困倦,腰膝無力,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苔白潤,脈沉弱。請流覽脾腎陽虛證的飲食治療。

D.胃陰不足呃逆:呃聲氣促而不連續,口舌乾燥,煩渴不安,舌質紅絳,脈象細數:請流覽胃陰虛證的飲食治療。

食療

1.紫花苦菜紅糖湯1).取紫花苦菜15g洗一遍(一遍即可),放入鍋(一般鍋即可),加水約1000毫升;2.) 煮開後多煮5分鐘左右,然後去渣,剩餘湯入暖瓶或容器置入冰箱保存;

3). 飲用紫花苦菜湯時,必須溫服。每次50-100毫升,每天三次,先把紅糖放入杯內,把燒好的紫花苦菜湯 倒入杯中充分攪拌,待溫時喝下,紅糖(最好是百貨店裡散裝深顏色的普通紅糖),紅糖加兩三勺。

4). 飯後30分鐘服

2化瘀養肝蜜山楂250克,丹參500克,枸杞子250克,蜂蜜1000克,冰糖60克。 先將前三味藥浸泡2小時後煎成藥液,再把蜜、糖兌入藥液內,以微火煮沸30分鐘,待至蜜汁與藥液溶合而呈黏稠時離火,冷卻後盛入容器內密封保存。 每日3次,每次1匙,以開水沖飲,可連續擊服用2~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