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胃痛艾灸應該怎麼做效果才好?

當出現胃部疼痛的時候,人們通常會想當然的以為就是胃痛了,實際上,胃部疼痛未必就是胃痛,所以在病情發作的時候要學會區分,如果是普通的胃痛,病情不算很嚴重,解決方法也有很多,但有可能是急性胰腺炎,這兩種疾病的疼痛症狀有些相似,但是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解決方法都不一樣。如果出現胃痛的話,可以通過艾灸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1、胃痛艾灸取穴

脾俞穴

位於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背部兩個肩胛骨的下緣對著第7胸椎棘突,由此向下數4個胸椎棘突,往旁邊1.5個拇指指間寬度)。

胃俞穴

位於背部,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脾俞往下數1個胸椎棘突,往旁邊1.5個拇指指間寬度)

中脘穴

位於腹部,在神闕(肚臍)與左右兩側肋骨在胸前交匯點連線的中點處。

2、不同類型艾灸方法

寒邪犯胃證

取穴及操作:主穴取中脘穴,配易關元穴施灸,用清艾絨制之艾炷直接置於穴位處,待燃脂1/3時,易炷再燃,一般灸7-10壯。

功效:溫中散寒,和胃止痛。

肝鬱氣滯證

取穴及操作:取雙側膏肓穴,厥陰俞,左側足三裡,膻中等穴位,分2日施灸,每次5穴(自上而下,先背後腹),每穴灸3炷,灸炷如半粒棗核大,按瘢痕灸法施灸,施灸的同時用手輕輕拍擊按摩周圍皮膚,以減輕疼痛,待灸火自滅後再連續灸第2,3炷。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胃熱熾盛證

取穴及操作:取中皖,足三裡,內關三個穴位,上述穴位分2日施灸,每穴灸3炷。

功效:清熱止痛,降逆通便。

暑濕犯胃證

取穴及操作:取足三裡,中皖,胃俞,脾俞,按艾炷灸法常規操作,每穴灸5-7壯,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功效:解暑和胃,化濕止痛。

3、胃痛艾灸的好處

中醫認為,胃痛主要與脾,胃有關,病位在胃,而及於脾,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脾胃虛弱等,這些原因最終會引起脾胃之氣運行不通暢,不通則痛。艾灸上述兩個個穴位,可以疏通運行不暢的脾胃之氣,而中脘穴是胃氣於腹部的穴位,艾灸這個穴位更增強了疏通的力量,從而達到減輕胃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