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結腸炎的症狀和用藥方法分別是什麼?

一旦患上結腸炎的話,患者一定要多休息,並且要調節好情緒,保持心情舒暢非常重要,如果情緒過度緊張的話,會導致疼痛感加重,除此之外,飲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這時候一定要少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比如芹菜和韭菜等都要儘量少吃,在此基礎上,患者可以吃藥治療結腸炎。

第一、臨床表現

1.腹瀉

黏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十次,呈血水樣。

2.腹痛

輕度患者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涉及全腹痛,排便後緩解的規律。

3.裡急後重

因直腸炎症刺激所致。

4.其他症狀

貧血、發熱、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冷等症。

5.併發症

中毒性巨結腸、結腸狹窄和梗阻、大出血、結腸息肉、結腸癌等。還可出現與自身免疫反應有關的腸外併發症,如關節炎、皮膚結節性紅斑、口腔黏膜頑固性潰瘍、虹膜炎等。

第二、治療用藥原則

(1)飲食:充分休息,避免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給刺激性少的容易消化營養豐富飲食,儘量避免含粗糙纖維食物,暫時不吃牛奶和乳製品。適當補充液體和電解質,補充維生素乙和鈣。服鐵製劑和葉酸治療貧血。病情嚴重,腹瀉頻繁,營養嚴重不良的病人,可給一時期胃腸要素飲食或胃腸外營養。

(2)抗感染藥:水楊醯偶氮磺胺吡啶對治療各部結腸炎,防止併發症有較好療效。有的引起噁心、嘔吐、頭痛、皮疹、粒細胞減少、貧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見效和有不良反應,可改用甲硝噠唑。新黴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3)激素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可的松和強的松可改進全身狀況,使病程緩解,排糞次數減少,復發症狀減輕和食欲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並可使潰瘍穿孔,出血和癒合緩慢。現在認為應用範圍較小,對於急性暴發性或早期發作嚴重的病人可使症狀明顯減輕,病情好轉;對於長期反復發作的效果並不滿意;促皮質激素單位溶於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症狀改進後改用肌肉注射。氫可的松靜脈注射,症狀緩解後逐漸減量,可給藥。皮質激素對緩解症狀比可的松效用較好,但維持緩解的效用不如可的松。這種治療如症狀無改進,不應繼續超過2周。

(4)免疫抑制藥:硫唑嘌呤,每日1次,可改變病的進程,抑制臨床表現,但不能改變基礎病,常用於靜止期減少復發,也可能中毒,應加注意。6硫基嘌呤(6-MP)與激素合用可減輕症狀。

(5)止瀉藥:可減少排糞次數,減輕腹痛,常用複方苯乙呱啶、可待因和複方樟腦酊。止瀉藥物對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結腸,應慎重使用。也可給鎮靜藥物和解痙藥物。

(6)保留灌腸:常用於直腸和乙狀結腸炎,可減輕症狀,促使潰瘍癒合。

第三、腸炎患者自鍛煉法

1、做時全身放鬆,排除雜念,姿勢取仰臥式,雙眼微閉,深呼吸,先提肛30次,向上提時吸氣,向下放時呼氣。一提一放為一次。

2、提肛時一定要意守肛門,做完30次後再揉腹200次,揉腹前要排淨大小便,不宜過飽過餓。

3、揉時手心向下,右手放在肚臍上,左手放在右手手背上,按順時針方向揉腹,力度適中,揉的幅度由小到大,即先從肚臍開始,再慢慢擴大,直到整個腹部,揉一圈為一次,揉腹時要意守丹田(肚臍下約5釐米處),在揉腹前心中默念“消炎、止痛、痊癒”六字。

4、做完運動之後,雙手放在肚臍上,還是左手放在右手上,做深呼吸三次,平躺三分鐘後起床。

此法要持之以恆,揉腹時如出現腹部溫熱感,腸鳴或排氣現象均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