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量體溫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當我們身體患上例如:感冒、發燒等一些對人整個身體都有影響的疾病時,人體通常會有體溫升高的表現,人體體溫升高會對於人體腦部有很大傷害,更甚者會影響到人智力。而我們通過一些措施降溫後,都需要用到體溫計來測量身體溫度看看是否恢復正常了,但是如果沒有採取正確的方法測體溫是不準確的,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量體溫的正確方法。

一,口測法。

將消毒過的體溫計放置於舌下,緊閉口唇,不用口腔呼吸,以免冷空氣進入口腔,影響腔內的溫度,放置五分鐘後讀數。口測法測得的體溫叫口溫。正常溫度為36度2到37度2之間。

二,肛測法。

患者取側臥位,將肛門體溫計頭塗上潤滑劑,徐徐插入肛門,深達體溫計長度的一半為止,放置五分鐘後讀數。肛測法測得的體溫叫肛溫,正常溫度為36度5到37度7之間。肛測法多用於少兒及神志不清的患者。

三,腋測法。

將腋窩汗液擦乾(有汗會使體溫計讀數降低),將體溫計放在腋窩深處,用上臂把體溫計夾緊,放置10分鐘後讀數。測腋法測得的體溫稱為腋溫,正常體溫在36度到37度之間。腋測法較為安全、方便、不易發生交叉感染。

注意事項:

有一些因素可導致測體溫出現誤差。列如,測量前未將水銀柱甩到36度以下,可是測量結果高於實際情況;測量時間不夠、側腋溫時體溫計放置位置不對或者患者夾得不夠緊,會使測量結果低於實際體溫; 體溫計附近有影響局部體溫的冰袋、熱水袋等冷熱物體,或者檢測前以熱水漱口、以熱毛巾擦拭腋部等,都可能影響體溫計讀數的準確性。

測體溫時應該注意的,正常體溫在不同個體之間略有差異。婦女在月經前及妊娠期體溫稍高於正常。老年人因代謝率稍低,體溫相對低於青壯年。即使是同一個人,24小時內的體溫也有波動,一般下午的體溫較早晨稍微高一點,劇烈運動、勞動或進餐後體溫也可略有升高,但一般波動範圍不超過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