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怎麼發現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日常該如何護理

在臨床上,首先就讓我們一起對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做一些瞭解。轉製成,到了8個月時,寶寶還不會翻身,到了10個月也坐不起來。很多的媽媽為寶寶的發育遲緩而憂心忡忡,結果到醫院一檢查發現孩子患了腦癱。關於怎麼發現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

小兒腦癱的八大早期症狀

1、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也是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表現,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2、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也是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表現,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3、運動發育落後:3個月時不能翻身、抬頭;6個月還不會坐,甚至不會抓、握,也不會把手放到嘴邊。

4、身體發硬也是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表現,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5、姿勢異常:手指特別是拇指緊握,3個月後手指仍不能張開;換尿布時孩子的雙腿特別緊,撇不開;再就是站立的時候雙腳是交叉的,總是腳尖著地。

6、睡眠困難:睡眠特別差,持續哭鬧,尤其夜裡哭鬧特別厲害,哭聲微弱或陣陣尖叫。

7、餵養困難:餵奶時吸吮無力、吞咽困難或經常嗆咳、吐奶;嬰兒的嘴不能很好地閉合,流口水。

8、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這也是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表現。

小兒腦癱的日常護理

1、飲食護理

需供給高熱量、高蛋白及富有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對獨立進食困難兒應進行飲食訓練,在餵食時,切勿在患兒牙齒緊咬情況下將匙硬行抽出,以防損傷牙齒。餵食時應保持患兒頭處於中線位,患兒頭後仰進食可致異物吸入。要讓患兒學習進食動作,儘早脫離他人餵食的境地。如患兒進食的熱量無法保證,可進行鼻飼。

2、皮膚護理

病情嚴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腦癱患兒往往長時間臥床,側臥位適合各種腦癱患兒,護理人員常幫助患兒翻身,白天儘量減少臥床時間。及時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膚清潔,防止褥瘡發生或繼發其他感染。

3、清潔衛生

搞好腦癱患兒的清潔衛生,定期洗浴,並及時更換衣服、床單、被褥等。腦癱日常護理對清潔要求格外嚴格,家長們不容忽視。

注意事項:小兒腦癱對於兒童來說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小兒腦癱奪走了很多家庭的幸福,所以關於小兒腦癱的治療方法是患者們最需要瞭解的一項知識,儘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