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腫瘤需要做穿刺活檢嗎

腫瘤分良性和惡性的,那麼怎麼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的呢,臨床上做穿刺活檢是目前最準確判斷的方法,很多人會問,需不需要做呢,萬一是惡性的腫瘤,做了會不會導致腫瘤的轉移,或者加速腫瘤的生長呢,如果是良性的,做了豈不是白遭罪了嗎,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很多腫瘤的判斷做穿刺活檢是最準確的。

穿刺活檢在腫瘤的診療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腫瘤選擇哪些手段治療,往往有賴於穿刺活檢得到的病理結果。我曾經遇到一位年輕女性患者,外院的CT、MRI檢查甚至PET/CT都提示胰腺癌肝轉移,家裡的父母焦急萬分。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給她做了胰腺和肝臟病灶的穿刺,病理的結果竟然是結核可能,這意味著堅持抗結核治療是可以治癒的,這個年輕女孩的生命之火再次點燃了。當然還有許多腫瘤患者對於穿刺本身如何操作,穿刺前要有哪些準備工作,穿刺後又有哪些注意事項還不甚瞭解,造成了許多人對穿刺活檢的誤解,甚至有患者懼怕做穿刺,認為穿刺會造成腫瘤的轉移。為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些疑問進行解答,帶領大家瞭解關於穿刺活檢的知識。

穿刺活檢不像傳統開刀手術一樣可以直接看到人體內部的組織器官,而需要借助影像學成像來代替我們的眼睛,指導我們完成整個穿刺過程。臨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有超聲引導和CT引導下穿刺兩種方式。超聲引導下穿刺更適合淺表淋巴結和腹部的一些器官如肝臟、腎臟等;而骨頭、肺臟一般採取CT引導方式。

以我們臨床上常常採用的B超引導下經皮肝穿刺為例,一般情況下,我們根據B超定位,找到最適合的肝穿部位,局部麻醉後,用細針穿入肝包膜,在患者屏氣的一刹那,醫生即將穿刺細針刺入肝臟腫瘤,取出腫瘤細胞或組織,全程僅需0.5秒。術後平臥2~6小時,第二天就可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對身體沒有特別大的影響。儘管穿刺活檢還是有一定風險,但是隨著技術的成熟,只要認真做好數前評估,掌握好適應證、禁忌證,做好充分的準備,確保在這個部位穿刺最有可能獲取腫瘤標本,並且保證患者安全舒適,技術過硬,可做到萬無一失。

所以腫瘤患者對“穿刺”不要抱有畏懼心理,其實“穿刺”並那麼不可怕。穿刺活檢病理結果是下一步的治療策略提供必要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