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習慣性斜頸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習慣性斜頸的原因,主要是先天性肌性斜頸,或者是先天性骨性斜頸。其中先天性肌性斜頸,主要是因為胸鎖乳突肌萎縮而導致的。而是因為頸椎骨質發育畸形所導致的斜頸在生活當中是比較少見的,習慣性斜頸,對於人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心理方面,所以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尤其是嬰幼兒時期。

病因

1、先天性肌性斜頸的病因目前仍未明瞭。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子宮內壓力異常或胚兒胎位不正是產生先天性肌性斜頸的主要原因。胎兒在宮內位置不正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宮壁壓力可使一側頸部受壓,胸鎖乳突肌內局部血運循礙,致使該肌發生缺血性纖維變性引起斜頸,也有學者認為是胸鎖乳突肌營養血管栓塞,導致肌纖維變性而形成斜頸。

2、難產及使用產鉗是引起肌性斜頸的原因之一。因為此症多發生於臀位生產者,但對胸鎖乳突肌局部腫塊進行檢查並未發現有陳舊性出血痕跡,因此此觀點未得到最後證實。

3、此症有1/5的患兒有明確的家族史,故認為其的發生同遺傳有關,且此類患兒常合併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等其他部位畸形。

臨床表現

1.斜頸畸形

嬰兒出生後其母親可發現患兒頭部向患側傾斜,面部向健側旋轉,下頜指向健側肩部。2~3周後斜頸畸形更加明顯。將頭轉向健側明顯受限,症狀較輕者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此症狀隨著患兒的生長發育日益加重。

2.頸部腫塊

一般在出生後或出生後2周內可觸及頸部腫塊,位於胸鎖乳突肌中下段,以發生於右側者多見。此腫塊呈梭形,無壓痛,一般在1~2個月後達到最大,之後逐漸縮小至完全消失,此類患兒中有部分可發生腫塊不消失並產生肌肉纖維化和攣縮引起斜頸畸形。

3.顏面部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頸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療,2歲後即會出現顏面部畸形。主要表現為面部不對稱,雙側眼外角至口角的距離不對稱,患側距離縮短,健側增長。患側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雙眼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易產生視疲勞而出現視力減退。健側顏面部圓而飽滿,患側則窄而平。頸椎可發生代償性側凸畸形。此外,患兒整個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現不對稱性改變。

除上述主要表現外,本症尚可合併先天性髖臼脫位及頸椎其他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