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拔牙打麻藥有副作用嗎?

拔牙,聽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的詞語。可人生不可避免要面臨拔牙這件事,比如牙齒被蟲蛀的很厲害,需要按假牙的時候,需要把自己的牙拔掉。又或者是長了阻生齒,俗稱智齒,無可奈何只能拔掉。但這種小型手術又不至於全麻,所以我們就需要局部麻醉。這樣的話對患者保留意識,且對身體其他機能的影響也不大,可以更好的讓患者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手術。

孩子到牙科診所治療蛀牙,牙醫師通常會先讓牙齒麻醉,再用牙鑽子及磨牙手機去除蛀損部分,然後作填補。許多父母往往會問醫師:“你要拔我孩子的牙齒嗎?不然為什麼要上麻藥?

讓牙齒“睡個覺”

兒童牙科醫師在為小病人治療牙齒時,大多不會直接對孩子說:“我要給你打針上麻藥。”因為打針是人人都怕的事,直截了當地說會嚇壞孩子,使很多孩子更恐懼看牙齒,增加牙醫師為孩子治療的困難。

所以,一般在看兒童牙科時,牙醫師若要給小朋友上局部麻醉,通常會“含蓄”地說:“讓牙齒睡個覺。”因為“睡覺”表示沒有感覺,也不會引起任何疼痛的暗示聯想,小朋友一般都能接受這種說法。根據調查,恐懼疼痛是一般人看牙求醫躊躇不前的最大原因。

很多人口腔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牙齒疾病,但卻因“怕痛”而不敢去求診治療。成年人即使怕痛,理智仍會克服許多心理障礙,真的必須治療,還是會鼓起勇氣面對“痛”的挑戰,硬起頭皮求醫。

可是,小孩怕痛,往往使他們到牙科看診時,產生極度反抗、排拒、不肯合作的態度與行為,此時父母若因為孩子怕看牙,或牙醫師因此不替孩子作治療,那麼,很有可能這些牙齒就被任其壞下去了,到後來蛀光、臉腫、發燒不退,一切都後悔莫及了。

事實上,以今天牙科的現代化,許多治療已經不再令人痛苦萬分,而由於麻醉藥品種類增多及技術的進步,甚至可以做到“無痛牙科治療”。

局部麻醉,無傷大腦

牙科的治療中,許多步驟會引起疼痛或不適,因此,牙醫師會在這些治療之前,施打麻藥作局部麻醉--麻醉的是牙齒及旁邊的組織。

以補牙為例,因為牙鑽在磨牙時會造成酸痛感,所以補牙前會上麻藥來麻醉牙齒,至於病人本身則是神智清醒的。

有的父母擔心打了麻藥會傷及大腦神經,其實麻醉只是局部性的,在適當的劑量及操作下,並不會影響身體其他部分。

施打麻藥與否的判斷準則

看牙齒是不是都要打麻藥呢?不一定,需看做什麼治療而定。一般來說,補牙必須打麻藥,因為磨鑽牙齒會產生酸痛的感覺;或有的蛀洞很深,不上麻醉,孩子一疼痛就會哭鬧,或扭動身軀,增加牙醫師處理的困難,或因而無法做好填補的工作,影響治療效果;

或蛀牙深入到牙髓,則必須做“神經治療”;或是要拔牙等等。舉凡這些都會引起不適、疼痛感覺的治療,上麻醉藥都是有必要的。

換句話說,兒童去看牙齒,除了定期牙科檢查、塗氟、照 X 光片、矯正牙齒等不須牽涉到麻醉外,拔牙、神經治療、補牙都是要上麻藥的。

基於每個人對打針的恐懼、排斥感,父母帶孩子去看牙醫師的時候,可以先向孩子灌輸看牙齒的正面意義,千萬不要繪聲繪影地描述牙醫師如何給小朋友拔牙,更不要以打針來要脅孩子,譬如,平日孩子不聽話時,父母常說:“再不乖,我叫牙醫師給你打針、拔掉牙齒。”

這樣,當然會影響孩子日後看牙的態度及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