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骨折癒合分為哪些過程?

骨折現象在生活當中比較常見,尤其是對於老年朋友來說,常常會出現骨質疏鬆的現象,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會出現摔倒導致骨折,另外作業作為年輕人來說,如果受到比較猛烈的撞擊,也可能會發生骨折的情況,當骨折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治療它的癒合需要一定的時間,俗語說得好,傷筋動骨一百天,所以在治療和恢復期間一定要做好保健工作,多吃一些有助於補鈣的食物,平時要保持充分的休息。當骨折進入恢復期的時候,要積極的進行運動鍛煉,這都有助於健康的恢復。

(一)撞擊期

從受力的一刹那開始,直到能量消除為止,時間短暫。骨與周圍軟組織損傷程度與能量吸收大小密切相關,高能量高速度損傷所致骨折越嚴重。

(二)誘導期

主要表現為血腫形成,骨折斷端的骨細胞、破損的骨膜和周圍細胞發生壞死。骨折後,骨的營養動脈及其分支和周圍肌肉遭受撕裂.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嚴重程度與骨折類型、骨的體積、解剖部位和移位大小有關

(三)炎症期

傷後早期即開始,直至軟骨細胞和骨細胞出現。局部炎症反應表現為血管擴張、血漿滲出、水腫及炎性細胞浸潤,其中包括嗜中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和巨噬細胞,並有破骨細胞開始清除死骨。

(四)軟骨痂期

血腫已機化,骨折端充滿細胞成分,且有明顯新生血管,破骨細胞繼續清除殘留死骨。鄰近骨折端部位有骨膜下新骨形成,在斷端間隙也開始有成軟骨細胞出現,以軟骨樣組織代替纖維血管性間質。

(五)硬骨痂期

骨折後一方面在斷端附近的骨膜及骨內膜開始增生、肥厚.並有血管侵入,以膜內骨化方式成骨;另一方面,在骨折斷端之間和被掀起的骨膜下,由血腫機化形成的纖維血管性肉芽組織大部分轉變為軟骨,以軟骨內骨化方式成骨,軟骨細胞由增殖、肥大、變性、骨化而成骨。

(六)塑形與改建期

再生的骨根據力學原則及人體的需要不斷進行改建.即不斷有破骨細胞吸收和成骨細胞形成新骨。如果骨折對位對線良好,骨折處可完全恢復原狀,髓腔亦重新暢通,不留任何骨折痕跡 即使有輕微移傳及成角畸形,特別在兒童及少年患者多能完全糾正,凹側缺損的部分可通過膜內骨化而得到補充,凸側多餘的骨則被吸收,以適應局部的負荷。但這種改建有其一定的限度,畸形嚴重者將很難完全矯正。

癒合標準編輯

1、局部無壓痛,無縱向叩擊痛;

2、局部無異常活動;

3、X線照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性骨痂通過骨折線;

4、功能測定,在解除外固定情況下,上肢能平舉1kg達數分鐘,下肢能連續徒手步行3分鐘,並不少於30步;

5.連續觀察2周骨折處不變形,則觀察的第1天即為臨床癒合日期,2、4兩項的測定必須慎重,以不發生變形或再骨折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