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兒童腸胃炎的症狀有哪些

兒童腸由於休弱再加上不注意衛生很容易患有腸胃炎的。腸胃炎發作時通常伴發熱、嘔吐、腹部輕壓有疼痛。由於寶寶比較小又能完全表達清楚,所以家長定要仔細觀察,如發現有類似兒童腸胃炎的症狀的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診治療。腸胃炎早期可通過藥物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如果孩子高燒一直不退,意識模糊不清時就比較嚴重了,因為腸胃炎如果治療不當還可引發腸穿孔或敗血症的出現。下面細大家詳細的說說有關兒童腸胃炎的症狀,好讓我們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腸胃炎是以胃和小腸炎症為特徵的胃腸道病症,一般而言,細菌性腸胃炎較為嚴重,也比較容易出現腸胃出血、腸穿孔破裂,甚至腹膜炎之併發症。

急性腸胃炎通常起病突然,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兒童患者嘔吐普遍,主要症狀有以下五點。

1、腹瀉:起病急,噁心、嘔吐頻繁,劇烈腹痛,頻繁腹瀉,多為水樣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2、發燒:常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狀。

3、噁心嘔吐: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4、腹部痙攣、腹部觸壓痛:病童體征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5、食欲減退、哭鬧不安。

腹瀉指的是排便的形態變軟或稀水以及排便次數增加而定義,因此要與寶寶之前的糞便型態做比較。像哺育母乳的嬰兒就可能一日解便數次卻是屬於正常情形。

而且由糞便的型態也可以推測是屬於病毒性或細菌性腸胃炎。若是病毒性腸胃炎的糞便通常為水樣、軟糊便,不太會出現血絲或黏液;但細菌性腸胃炎就比較容易在糞便中出現黏液、血絲便,而且即使進食減少,仍會繼續解血絲黏液便多次,這點也可以與病毒性腸胃炎做區分。

如果寶寶出現嚴重的腹瀉或嘔吐,糞便中有血絲、黏液或膿,持續腹痛或哭鬧或有持續高燒不退、活動力差甚至意識不清等狀況,就必須立即就醫,尋求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因為嚴重的腸胃炎,還是可能造成腸穿孔或敗血症等嚴重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