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腦血栓腦梗塞區別,竟表現在這些方面

近幾年來,腦血栓和腦梗塞的發病率都非常高,有些患者簡單的認為這是同一種疾病,從臨床來分析並非如此,這兩種疾病的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比如發病機制不同、臨床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不同等,因此一定要先確診再治療。

一、發病機制不同

1、腦血栓: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內膜炎以及血液粘稠度高,導致腦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的病症。

2、腦梗塞:是血管其他部位的栓子,如心臟病的附壁血栓,主動脈、頸動脈等的血栓呈動脈硬化斑塊脫落,盆腔及下肢靜脈血栓脫落,骨折時脂肪栓子等運行到腦部引起血管栓塞時出現的病症,多發生于心臟病病人。

二、臨床症狀各不相同

1、腦血栓:腦血栓形成起病較緩慢,往往在睡眠或休息時發病。部分病人症狀起初較輕,以後逐漸加重,甚至有病後2~3天達到高峰的。患者昏迷較少見,一般症狀較輕,可有偏癱或單側肢體癱瘓,也可能有失語症,有的病人有頭或肢體麻木等症狀。

2、腦梗塞:該病發病急,常引起失語症及右上肢為主的偏癱感覺障礙,但很少有昏迷出現。

三、治療方法不同

1、腦血栓形成應根據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變化,按不同時間分期來確定治療方針、分期治療。維持氣道通暢,控制血糖在正常水準等整體治療。溶栓治療、抗凝治療、降纖治療、抗血小板聚集治療、擴血管治療等其他治療。進行早期康復功能鍛煉。

2、腦梗塞應注意重視高血壓的治療,尤為病史中已有過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復發,同時應注意壓不能過快過低。

(1)急性期:以儘早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迴圈、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為原則。

① 緩解腦水腫梗塞區較大嚴重患者,可使用脫水劑或利尿劑。

② 改善微循環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環。

③ 稀釋血液:等容量血液稀釋療法通過靜脈放血,同時予置換等量液體。高容量血液稀釋療法靜脈注射不含血液的液體以達到擴容目的。

④ 溶栓:鏈激酶、尿激酶。

⑤ 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擴延和新的血栓發生(肝素、雙香豆素)。

⑥ 擴張血管一般認為血管擴張劑效果不肯定,對有顱內壓增高的嚴重患者,有時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張使用。

(2)恢復期:繼續加強癱瘓肢體功能鍛煉和言語功能訓練,除藥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療、體療和針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