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預激綜合症症狀和病因有哪些?

心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跳動的頻率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而預激綜合症就關係著心臟的健康與否,此症一般體現為心律失常,在心房易損期抵達心房所致,引起部分心室肌激動,其診斷標準主要靠心電圖。那麼,對於預激綜合症有哪些症狀和病因呢?

症狀

單純預激並無症狀。併發室上性心動過速與一般室上性心動過速相似。併發房撲或房顫者,心室率多在200次/min左右,除心悸等不適外尚可發生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忽然死亡。心室率極快如300次/min時,聽診心音可僅為心電圖上心室率的一半,提示半數心室激動不能產生有效的機械收縮。

病因

是正常房室傳導系統以外的先天性房室附加通道(簡稱旁路)存在。患者大多無器質性心臟病。也見於某些先天性和後天性心臟病,如三尖瓣下移、梗阻型心肌病等。 電生理研究證明,旁路的傳導速度快,心房衝動部分經旁路快速下傳,提前到達旁路的心室端,激動鄰近心肌,從而造成心室提前激動和改變心室肌正常興奮順序,其結果是心電圖上QRS波群畸形,起始部分有預激波(δ波)。

心房衝動的其餘部分可沿正常途徑下傳,與旁路引起的心室激動合併形成心室融合波。心室融合波的形態由正常與旁路的不應期長短決定。正常通路不應期長,或衝動大部沿旁路傳導,則QRS畸形明顯;旁路不應期長,則心室融合波接近正常。

預激綜合征患者房室間存在兩條傳導通路,容易發生折返和折返性心動過速。心動過速發作時大多經旁路逆傳而沿正常通道下傳,因而心動過速的QRS波群形態正常;偶見衝動經旁路下傳而沿正常通道逆傳、造成心動過速時QRS波群呈預激狀。預激患者也可有房顫或房撲發作,這種發作大多由衝動逆傳、在心房易損期抵達心房所致。

房撲和房顫時,衝動在交接處組織內的隱匿傳導,促使衝動大部或全部經旁路傳至心室。心室率極快、QRS波群畸形的房撲或房顫,有時可發展為室顫。 旁路的單向阻滯(大多為下傳阻滯)可使心電圖無預激表現,但有室上性心動過速反復發作;電生理研究可證實旁路參與心動過速的折返。

旁路的Ⅱ度傳導阻滯可導致心電圖上預激表現間歇出現。 已知的旁路有下列幾種,同一患者可有多種旁路:

①房室旁道(Kent束)。大多位於左、右兩側房室溝或間隔旁,連接心房肌和心室肌;

②房結旁道(James通路)。為心房與房室結下部或房室束的通道,可能為後結間束部分纖維所形成;

③結室、束室連接(Mahaim纖維)。為連接房室結遠端或房室束或束支近端與室間隔的通路。三者中以房室旁道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