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寄生蟲性皮膚病的原因與防治方法

很多寄生蟲可以引起皮膚病。這種皮膚病表現沒有特別異常表現。有的很嚴重,還能危及生命。 在動物界中,能侵犯人體並引起皮膚損害就有七門之多,它們是原生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扇形動物門,線形動物門,環節動物門,節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它們以不同的方式侵襲人體,引起不同的類型的皮膚病。現常見的就是寄生蟲皮膚病了。

皮膚寄生蟲病是指寄生蟲(原蟲、蠕蟲及昆蟲)以不同方式侵襲人體引起的皮膚病。依寄生蟲的種類和數量不同、人體(寄主)狀況和受侵器官的不同,表現各種不同的疾病。

寄生蟲(原蟲、蠕蟲及昆蟲)以不同方式侵襲人體引起的皮膚病。依寄生蟲的種類和數量不同、人體(寄主)狀況和受侵器官的不同,表現各種不同的疾病。

一、下述因素引起:

1.寄生蟲的機械性刺激作用,如滴蟲及蟯蟲皮炎。

2.寄生蟲毒性產物的作用,如昆蟲毒素引起的紅腫等炎症反應。

3.免疫性反應,如寄生蟲感染後引起的皮膚紅斑、蕁麻疹、發熱等。

臨床表現 有的皮膚寄生蟲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例如弓形蟲病的全身表現突出,可表現為肝炎、肺炎、心肌炎、腦膜腦炎、脈絡膜視網膜炎、多發性肌炎等,還可有IgM與IgG抗體滴度增高,而皮膚的斑丘疹性和紫癜性發疹僅為感染的皮膚表現。皮膚阿米巴病、皮膚利什曼氏原蟲病、包蟲病、皮下蠅蛆病等也都為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二、診斷應掌握下述要點:

1.生活在本病流行區,或在有病原體污染的水域或稻田工作,或曾食用未煮熟的食物與生水等;

2.有符合特定病原體所致皮膚病的症狀與體征;

3.有特定病原體所致全身性疾病的表現;④查到特定病原體或其蟲卵。

三、防治:

1.對現症病人給以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2.普及寄生蟲病的防治知識。

3.改進個人和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吃生食,不飲生水,加強糞便管理,清除蚊蠅孳生地。

4.控制儲存寄主及媒介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