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論情志與健康
中醫所說的情志,是指七情與五志的合稱。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五志,是指喜、怒、思、憂、恐五種志意。中醫認為,情志與健康是有著密切的聯繫的。那麼,《黃帝內經》是如何討論情志與健康的這種關係的呢?
1.情志的作用
《靈樞·本藏》強調:“志意者,所以禦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說明正常情況下,七情和五志在維持身體健康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無可取代的。
4.情志與養生
《黃帝內經》養生重視形神共養。《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寶命全形論》再次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並強調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從正反兩個方面明確告訴人們:要順應自然界春夏秋冬四時生、長、化、收、藏的規律保養神氣,春使志生、夏使志無怒、秋使志安寧、冬使志若伏若匿,調節情志,勿使過度,否則傷害五臟,危害健康,發生病變。
2.情志與疾病
《素問·經脈別論》記載“生病起於過用”,《素問·舉痛論》特別指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也就是說,情志過用可傷人氣機,損害健康,引發疾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更加明確地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
3.情志與治療
《黃帝內經》強調,治病要根據患者的神志狀態,決定、選擇治療措施,否則,治之無功。《靈樞·本神》開篇即曰:“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黃帝內經》多次提示人們:“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以上旨在告誡人們:神氣充盛,病易治,大病亦預後良好;若神氣萎頓,病雖輕亦難治。
總之,《黃帝內經》明確指出了情志與健康,乃至疾病的密切關係:情志調和,則身心健康;情志不調,則引發疾病。因此,按照《黃帝內經》所提出的情志養生方法,調節情志,勿使過度,則可以永葆健康,益壽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