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天冷了該“搓澡”了!一份秋冬季“安全洗澡清單” !

據說,有一種南北差異叫“搓澡”:南方人洗澡不搓澡,北方人不搓澡不算洗澡……

對於北方人來說,天冷了泡個熱水澡是再愜意不過的了,泡完澡再搓個背,感覺舒服又乾淨。

有人說,搓澡時用力搓洗會致使脆弱的表皮受損,細菌、真菌乘虛而入,日積月累會引發皮膚癌。這有沒有嚇壞了愛搓澡的你?

搓澡真的會導致皮膚癌嗎?

搓澡搓不出皮膚癌

人體的器官每時每刻都在運作,幫助人體新陳代謝,代謝在體表的產物就是皮屑。同時,人體每天都會排出很多的分泌物,如油脂、汗水等,皮膚露在空氣中也會有灰塵吸附在上面。


搓澡時搓出的“泥”,主要成分是皮屑、油脂、汗、灰塵。

目前臨床上確認易引發皮膚癌的因素包括4類:

化學致癌物質,如經常接觸砷化物、焦油和瀝青的人容易患皮膚癌。

慢性刺激與炎症,如嗜好咀嚼煙草或檳榔,口腔或口唇部位易發生鱗狀細胞癌等。

電離輻射,如長期從事放射工作者、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皮膚癌發生風險高。

某些治療方式,如採用免疫抑制治療階段的患者,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者,易患皮膚癌。

皮膚表面的角質層、脂質膜共同構成了皮膚的屏障保護層,不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外界損害,還能防止體內營養物質尤其是水分的喪失。

雖然使勁用搓澡巾搓的確會破壞這層保護膜,但引發皮膚癌的說法太誇張,並沒有科學依據。

專家建議勤洗澡,而不是“攢著洗,用力搓”。可以每次用柔軟的海綿,蘸沐浴露輕輕擦洗,只在肘部、膝蓋等角質層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一份冬天“安全洗澡清單”

洗個熱水澡,是一件很愜意的事。但如果洗得時間過長、水溫過高,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洗澡有以下6件需要格外注意的事。

飽食、空腹時不要洗澡

飯後立即洗澡,會使消化道血流較少,妨礙食物消化和吸收,引起腸胃不適。空腹則會造成低血糖,腦部供血不足,會導致暈厥。

此外,酒後也不宜洗澡,否則會導致血壓下降,出現頭暈眼花、渾身無力,甚至引起心臟病或腦中風。

洗澡時間應在飯後1小時左右為宜。

洗澡水溫不宜過高

水溫過高會使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導致心臟缺血缺氧。

特別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水溫過高可使血壓降低、心率加快,加重心腦血管負擔,引起休克。

一般來說,洗澡水溫以40℃左右為宜。因為人的體內溫度是40℃,用這個水溫洗澡最能消除疲憊。

夏天可適當調低水溫,不低於35℃即可。

洗澡時間不宜過久

英國皮膚基金會的安加利·馬赫托醫生表示,洗澡時的熱水會對皮膚產生很大的刺激性,洗澡時間越長,皮膚受到的傷害就越大,專家建議洗澡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對心血管病患者來說,洗澡時間過長,易使人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嚴重者,會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心律失常而猝死。

老人洗澡時帶個板凳

老人體力有限,長時間站立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很容易暈倒、滑倒。洗澡時帶個小板凳,站累了可以坐著洗,既省體力,又不用擔心會滑倒。

換衣服時注意保暖

從溫度高的地方,突然來到溫度低的地方,身上還沒有保暖的衣物,會使血管受冷收縮、血壓升高,因而加重心臟負擔。

要做好保暖工作,洗完澡出來時,多披一條毛巾,或在浴室裡提前換好衣服。必要時,應使用電暖氣或浴霸等電器。

搓澡巾兩個月更換一次

每次使用完搓澡巾,應當把它放在通風乾燥處晾乾,有條件的最好在微波爐中用中火加熱30~60秒鐘,至少每兩個月更換一 次搓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