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你的腎臟出問題了嗎?生活中如何注意腎臟健康問題

圖1:中國人群中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

圖2 北京市不同年齡階段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

圖3 中國慢性腎臟病近10年來病因構成變化

今年的世界腎臟日是3月13日,世界國際腎臟病學會提出的口號是“老年與慢性腎臟病”。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口號,是因為老齡化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嚴峻挑戰。

腎臟的功能:

正常人體有兩個腎臟,它們雖然“個頭”不大,但功能很強大,不僅能清除人體代謝所產生的毒素,而且還在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維持內環境穩定。此外,腎臟還能分泌一些激素,調節人體血壓,刺激骨髓中紅細胞的成熟與釋放等。

腎臟疾病已經成為

威脅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988—1994年,美國慢性腎臟病(CKD)的患病率為12.3%,2005—2010年上升為14%。2012年中國全國性的慢性腎臟病橫斷面調查表明,我國CKD總患病率達10.8%,CKD患者預計近1.2億(見圖1)。不僅如此,隨著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很多患者將轉為CKD,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鑒於CKD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的公共健康問題,2006年,世界國際腎臟病學會與國際腎臟基金聯盟聯合提議,將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確定為“世界腎臟日”。其目的在於:提高人們對腎臟疾病及與其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認識;讓人們認識到早期檢測和預防CKD是目前全球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慢性腎臟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由於老年CKD病因複雜、病程隱匿、影響因素多、表現不典型、發展快、恢復慢等特點,知曉率、診斷率和治療率均很低。伴隨人口老齡化,慢性腎臟病在世界範圍內呈現流行趨勢,並且治療花費巨大。

美國第3次健康營養調查(NHANEsⅢ)超過15000名居民的資料顯示,2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1%;其中60歲以下居民的發病率為10%左右,60歲以上的發病率可以達到20%,而75歲以上居民的患病率高達50%。北京市的調查結果顯示: 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0%;40-60歲居民的發病率為14.2%,60-70歲的發病率可以達到20.8%,而70歲以上居民的患病率高達30.5%(見圖2)。北京血液透析患者中大於60歲者占50%,腹膜透析患者中大於60歲者占60%。以上資料表明,終末期腎衰竭(尿毒癥)已對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形成了嚴峻的挑戰,對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與生活方式(飲食、體力活動等)相關的代謝疾病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以及日本等亞洲國家已成為危及人類,特別是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這類代謝疾病相關的腎臟損害(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等)也已成為上述國家患者進入終末期腎衰竭的主要病因(占透析患者病因構成的60%-80%)。在中國,近1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也顯明顯上升(見圖3)。

代謝疾病相關的慢性腎臟病將是老年人腎臟病的主要挑戰

對於代謝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腎臟病的早期診斷、合理治療,從人群整體來看將有效地減少慢性腎衰竭、尿毒癥的發生率,減少腎臟替代治療的負擔;對患者來講,將延緩尿毒癥及腎臟替代治療的發生、減少個人及家庭的負擔和痛苦。

老年人好發的“傳統性”腎臟疾病包括:膜性腎病、澱粉樣病腎病、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害、急進性腎小球腎炎、乾燥綜合征及其他繼發性間質小管性腎炎等。

而且老年患者由於多伴隨其他疾病,往往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而許多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以及抗腫瘤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腎臟損害。而腎臟損害之後,由於腎臟對藥物的排泄功能減低,又進一步導致這些藥物在體內儲留,形成惡性循環。

生活中如何注意腎臟健康問題

定期進行腎臟方面的檢測

其實腎臟疾病的篩查非常簡單,只需要檢查尿(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血肌酐)就可以了。相對於有些疾病所需要的檢查,腎臟疾病的篩查簡單易行、花費少、病人基本無痛苦。對於那些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代謝性疾病的患者,我們推薦每6個月檢查一次,沒有上述危險因素的患者可以一年檢查一次。

某些信號可能是腎臟病的早期表現

①水腫慢性腎臟病的患者由於腎臟排泄功能下降,腎臟分泌的激素紊亂以及尿蛋白的流失,出現水鈉瀦留,造成眼瞼及雙下肢浮腫。②小便有泡沫。如果蛋白質從腎臟漏到了尿裡,尿就會起許多泡沫。③排尿量不正常。健康人每天排尿4―6次,尿量約1000毫升―2500毫升,如果尿量過多或過少,或者起夜次數過多,就應引起注意。

合理使用藥物

應用藥物前應評價腎功能,並且在用藥期間定期檢查腎臟相關指標的變化。避免濫用抗生素及非甾體止痛劑,避免使用成分不明的中藥製劑。

文/隋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