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早晚敲“帶脈” 消除便秘一身輕鬆!

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週排便少於2次,並且排便費力,糞質硬結、量少。

西醫中便秘的常見類型

原發性便秘:是指無器質性疾病存在而引起的便秘,功能性便秘、單純性便秘和特發性便秘均屬原發性便秘。

繼發性便秘:凡是在患有器質性病變或疾病的基礎上出現的便秘,就稱為繼發性便秘,又叫做症狀性便秘。

一時性便秘:可能是因為旅行、搬家等生活環境改變或精神緊張、煩惱所暫時引起的便秘,或者由於食量減少,胃或結腸的排便反射不夠充分引起。

頑固性便秘:是由於先天結、直腸解剖結構變異而在不同年齡段逐漸產生排便困難的一類疾病。

習慣性便秘:是指長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發於老年人。

痙攣性便秘:屬於功能性便秘,是由於結腸運動過於強烈,引起結腸痙攣,腸腔過於狹窄,使大便無法通過而致的便秘,又稱為腸道易激綜合征。

瀉藥性便秘:長期服用瀉藥,對結腸平滑肌神經細胞的損傷,從而引起結腸對腸內容物刺激的反應性降低,使結腸運動功能紊亂,而發生便秘。

中醫中便秘的常見類型及調理

類型一:壓力燥熱型

症狀︰口乾舌燥、口苦、排便幹硬,如:小球狀,精神壓力大、常熬夜、肩頸僵硬。

改善方式︰少吃油炸及辛辣物,可多吃木耳、百合、木瓜、糙米、菠菜、竹筍、火龍果等,適量飲水,勿熬夜。

食療方法︰芝麻拌菠菜、百合蓮子銀耳湯、鳳梨優格汁。

類型二:體虛腸無力型

症狀︰易疲勞、經常放屁、有便意但經常排不乾淨,常久坐較少運動。

改善方式︰可吃小米、芝麻、蜂蜜、豆腐、香菇、山藥等,搭配適量運動可促進腸胃蠕動。

食療方法︰四神湯、芝麻豆漿飲、香菇蒸蛋。

類型三:體濕氣滯型

症狀︰頭暈、胸悶、容易打嗝、腹脹,排便細軟不成形、難以排出。

改善方式︰可吃冬瓜、海帶、金針菜、紫菜等、少吃甜食、多到戶外活動。

食療方︰海帶豆芽湯、冬瓜蛤蜊湯、金汁排骨湯。

消除便秘的穴道按摩

帶脈穴︰位於左右腰部兩側,以肚臍為中心畫一橫線,以腋下為起點畫一條分隔號,兩條線的交點,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摩100下。(參考網站:愛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