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頸椎椎間管狹窄症狀有哪些呢?

頸椎椎管狹窄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該疾病有的是先天性的,那就是人的發育出現異常導致的,還有的是後天獲得的,病理不同,治療方法也就不一樣,但患者都會出現疼痛、腿部麻木、小便異常等症狀,嚴重的會直接導致癱瘓,下面來瞭解該疾病的更多表現。

一、頸椎椎間管狹窄症狀

本病起病多隱匿,病程緩慢,好發於40~50歲之間的男性。引起狹窄的病因十分複雜,依據其臨床狹窄部位的不同,患者典型的症狀可包括:長期腰骶部痛、腿痛,雙下肢漸進性無力、麻木,間歇性跛行,行走困難。其中麻木可由腳部逐漸向上發展到小腿、大腿及腰骶部,腹部出現束帶感,嚴重時出現大小便異常,截癱等。做腰部過伸動作可引起下肢麻痛加重,此為過伸試驗陽性,是診斷椎管狹窄症的重要體征。

二、病因

腰椎椎管狹窄症是骨科的常見病,其發病原因十分複雜,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狹窄,也有由於脊柱發生退變性疾病引起的,還有由於外傷引起脊柱骨折或脫位或腰手術後引起椎管狹窄。其中最為多見的是退變性腰椎管管狹窄症。原發性腰椎椎管狹窄:單純由先天性骨發育異常引起的,臨床較少見;繼發性腰椎椎管狹窄:由椎間盤椎體、關節退化變性或脊椎滑脫、外傷性骨折脫位、畸形性骨炎等。其中最常見的是退行性椎管狹窄症。

三、診斷

1.腰腿痛

長期多次反復的腰痛,有時可放射到下肢。

2.間歇性跛行

當患者站立或行走時,出現腰酸痛、腿痛或麻木、無力、抽筋,並逐漸加重以至不能繼續行走。坐下或蹲下幾分鐘後上述症狀消失並可繼續步行,因有間歇期,故名間歇性跛行。

3.部分患者

可有下肢麻木、冷感、乏力、某些肌肉萎縮以及鞍區麻木、大小便失禁或尿急或排尿困難等症狀。

4.做腰部過伸動作

可引起下肢麻痛加重,此為過伸試驗陽性,是診斷椎管狹窄症的重要體征。

5.一般需要拍攝腰椎正側位元、斜位X線片

有時需加攝過伸過屈側位片。可見椎間隙狹窄、骨質增生、椎小關節骨性關節炎改變等,多見於腰4-5與腰5骶1之間。

6.CT檢查

可見矢狀徑小於12mm,有向後延伸的骨刺等,一般取腰4-5,腰5-骶1的小關節水準攝CT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