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頸椎動脈狹窄是怎麼回事呢?

人的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大腦必須要經過頸動脈,所以如果出現頸動脈狹窄的話,血液的輸送就會受阻,其危害是非常大的,嚴重的會直接導致出現腦埂塞,甚至會直接導致死亡,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該疾病,下面介紹造成該疾病的可能原因。

一、引起椎動脈狹窄的病因主要有:

1.嚴重的頸椎病導致頸椎的橫突孔狹窄,導致壓迫椎動脈;

2.某些先天的椎基底動脈發育的異常等。

3.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以及血管炎症從而導致椎基底動脈系統的血管管腔狹窄、血栓的形成;

4.動脈血壓過低就使得椎基底動脈的血流量減少。

相對於其原因,椎動脈狹窄的症狀表現要明顯得多。

二、臨床表現:

1.頭暈伴有天旋地轉的感覺或周圍物體搖晃感即眩暈;

2.噁心、嘔吐、耳鳴、聽力下降;視物不清或視物成雙影、視物變形;

3.行走不穩、言語不清、聲音嘶啞、吞咽困難;一側肢體無力伴對側嘴歪眼斜、面部麻木;

4.椎動脈狹窄嚴重者可更可能會出現四肢無力、跌倒、神志喪失;

5.臨床以眩暈、噁心、嘔吐、耳鳴最多見。症狀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多在24小時內緩解,但可反復發作。

三、中年以後,出現發作性眩暈、噁心、嘔吐、耳鳴等症狀,應該想到有椎動脈狹窄的可能。如果有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嚴重的頸椎病、冠心病等,更應懷疑此病。病人應立即平臥,護送去醫院就診。搬動病人時要避免突然改變體位和過度扭轉頸部。病人嘔吐時要及時清除口腔的嘔吐物,防止誤吸入氣道。

四、正常雙側椎動脈血流量為200毫升/分鐘,相當於全腦血流量的1/5。當各種病因使椎基底動脈系統的血流量下降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出現相應的腦缺血症狀,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但可反復的發作,醫學上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缺血而發作,簡稱“VBI”。有些病人症狀不重但24小時內不緩解的,又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的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