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健康養生生活館,研究揭示缺氧如何導致細菌引發痤瘡

感謝您這麼好看,都點擊了進來。

這有點像雙重人格者。在某個時刻,皮膚上的細菌是無害的,而下一刻,它們正在全面引發斑點狀的粉刺。

如今,研究人員發現了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而該突破或許有望在兩年內催生新的痤瘡治療方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科學—免疫學》雜誌。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Richard Gallo和同事發現,當一種生活在皮膚表面的無害細菌發現自己困在諸如毛囊等缺少空氣的油性環境中時會變“壞”,從而觸發炎症和粉刺。

缺少空氣的環境導致痤瘡丙酸桿菌把出現在皮膚中的油性皮脂變成可啟動附近皮膚細胞產生炎症的脂肪酸。

通過分析和人類皮膚以及頭髮細胞並存的細菌混合物,Gallo團隊發現,上述脂肪酸令一種通常作為炎症“制動器”的組蛋白去乙醯化酶失活。

一旦該“制動器”關閉,皮膚細胞便會產生大量化學物質,並且令引發痤瘡的炎症進一步惡化。

“這是首次證明產生自痤瘡丙酸桿菌的脂肪酸如何作用於皮膚,從而誘導炎症產生。”來自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Holger Brüggemann表示。

2004年,Brüggemann揭示了這種皮膚細菌的整個基因組。

不幸的是,去除臉部角質並非答案所在,因為該細菌會 成團,形成被稱為生物膜的結構。這能幫助它們固定在皮膚上。

由於某些痤瘡丙酸桿菌菌株實際上對皮膚健康有益,因此潛在的療法被進一步複雜化。無論如何,Gallo對其團隊取得的突破會帶來新療法持有信心。

“我們可以抑制這些脂肪酸,或者阻止其對皮膚產生影響。”

Gallo表示,“我們正致力於研究如何做到這一點。”

感謝您的觀看,希望您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