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拉肚子幾天能好?

寶寶拉肚子是經常出現的,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都沒有發育完全,如果飲食不當是很容易發生拉肚子的現象,還有換季的時候天涼也是造成寶寶拉肚子的原因。但是當寶寶出現一點小疾病父母都會特別的擔心,那麼寶寶拉肚子幾天才能好呢?

嬰兒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吃的食物超過了承受能力,就會發生腹瀉。由於飲食習慣、健康狀況以及個體差異的差別,有的媽媽的乳汁內所含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脂肪)超過了寶寶的需要,就會使寶寶發生腹瀉,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生理性腹瀉”。如果寶寶除大便次數增多外,沒有其他症狀,食欲好,不嘔吐,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就不是由於疾病引起的,添加輔食後大便就會逐漸轉為正常,媽媽不必太過擔心。“生理性腹瀉”的寶寶無須藥物治療,一般給寶寶改吃牛奶或其他乳品後都能奏效。如果不想給寶寶斷奶,也可以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讓寶寶只吃蛋白質含量多、脂肪含量少的前一半的乳汁,也可以使情況得到改善。必要時,媽媽可在餵奶前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先喝1大杯淡鹽水,起到稀釋乳汁的作用,然後再給寶寶餵奶。

1.調節飲食:

(1)輕型或非感染性腹瀉(一般無發熱等感染中毒症狀,大便無粘液、膿血,化驗無明顯異常,或僅有少量脂肪球),應減少餵奶量和延長餵奶間隔時間,暫停或減少輔食.人工餵養者可暫給稀釋乳、米湯等易消化食物,然後逐漸增加乳量.

(2)重型腹瀉需輸液時,應禁食6-12小時或更長時間.吐、瀉好後,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地逐漸恢復飲食,輕症要3-4日,嚴重吐、瀉者經5-10日方可恢復正常飲食。

2.加強護理:注意觀察嘔吐及腹瀉物的性質並記錄次數和量以及排尿時間和尿量.勤換尿布、勤洗臀部,預防尿路感染和尿布性皮炎。

3.控制感染:根據腸道感染的情況應用抗生素,主要是控制大腸桿菌。目前用藥有複方新諾明(兒童片),2-6歲早晚各服1-2片(首次服加倍),6-12歲早晚各服2-4片或黃連素5-10mg/kg,分2次口服,也可用新黴素、痢特靈、吡呱酸等。中毒症狀嚴重,可用氨苄青黴素與慶大黴素肌肉注射。用藥2-3日無效,可更換或加用另一種藥物,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新型青黴素Ⅱ或紅黴素.病毒感染,可用馬啉呱,中藥大青葉及板藍根、真菌感染,可用制黴菌素、克黴唑、腸道外感染性腹瀉、相應治療腸道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