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性格內向膽子小,媽媽應該怎麼讓寶寶活潑?

【六一兒童網導讀】都說“人之初性本線”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善良可愛的,為什麼後期寶寶的性格回頭很大的差異呢?關鍵是在於父母怎麼教育和引導。比如有人寶寶從小就親人,不怕生人,誰抱他都會找。可有的孩子就怕生,除了爸爸媽媽親近的人,一碰就哭。或許這種內向靦腆性格的差異在嬰兒時期並不明顯,可隨著孩子上學和別的小朋友相處,很容易孤僻。那寶寶性格內向膽小,媽媽應該怎麼讓寶寶活潑呢?

有耐心,包容孩子。對於新鮮事物,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強,有的孩子則適應能力弱。當孩子面對不確定、不熟悉的人與事物的時候,別急於改變孩子的表現,包容孩子的膽小,不要去責怪他,比如孩子不跟朋友打招呼,躲起來,這個時候不要硬推出來孩子跟人打招呼,還責備孩子“膽小,害羞”,這麼做孩子只會越來越抗拒打招呼。順其自然,慢慢孩子心情放鬆後,明白對方是友好的,自然就會變的大方起來。

不溺愛,允許孩子探索新鮮事物。膽量的差異既受天生的性格因素影響,也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有關。膽怯的孩子,在家中往往受到過多的溺愛與關注,與社會的接觸欠缺,這不免使其對公共場合、集體活動產生了未知的恐懼。因此,在家時,不要凡事替孩子包辦,而應適時放手,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多到社會上去見識見識。眼界和胸襟開闊了,知識豐富了,孩子會更加自信。

多帶寶寶外出,有一部分的孩子從小就天天待在家裡基本上沒有出過門,他們接觸外人的機會少,生活圈子也非常小,對於爸爸媽媽的依耐性強,這樣的話就會造成孩子要是外出接觸到生人就會膽小躲藏。所以,要是想讓孩子的膽子變大一些的話,最好是經常和孩子外出去接觸家門外的人和事。

多陪孩子,尤其是父親。母親在教育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按照自己女性的原則標準,要求孩子順從聽話。相對母親來說,父親更加外向、勇敢、果斷。爸爸帶著孩子玩耍的內容一般也更加能鍛煉孩子的膽量。如果說媽媽像月亮,那麼爸爸就像太陽。一個孩子很難沐浴著月光長成一個陽光少年,他必須吸收來自爸爸的太陽光輝,才能形成開朗的心態。

性格過於內向膽小在人這個群體中是不佔優勢的,家長要教育寶寶大膽一點,對培養他獨立面對事情和動手能力,不要所有的事都替寶寶最好、安排好。也要多讓別的小朋友和他在一起相處,久而久之慢慢的性格也會有改變。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不要給他過多的保護,這樣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