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是一套老少鹹宜的護眼指南

眼睛是人類最重要、使用率最高的感知器官,大腦中約有一半的記憶和知識來自眼睛,而且使用的年限與生命等長,因而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眼健康問題,掌握科學的用眼護眼知識,能夠有效防止和控制眼健康的不良事件發生。

眼睛健康出問題以屈光不正等視力不良最常見,然而,眼健康問題遠不止於此。眼球發育從胚胎時期開始,出生後逐步成熟,持續使用直到生命的終止,其發育過程將經歷嬰幼兒、少兒、青少年直至中老年等階段。兒童青少年時期是眼睛發育、成熟的關鍵期,人們常聽說的弱視、斜視、近視、散光等,都發端於這一時期。

近年來,“互聯網+智慧化”使眼睛更累了,視力不良已經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兒童青少年的視力不良與視疲勞有密切聯繫,尤其是處在眼睛發育關鍵期的兒童,過度用眼的結果就是調節紊亂、眼肌強直、輻輳不足,被定義為“肌性視疲勞”。如果沒有掌握和堅持正確的護眼方法,視力不良就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和糾正。因此,兒童青少年做好眼睛的健康防護至關重要,應該做好眼睛的定期體檢。

少兒眼健康防護策略

嚴格執行“五要、五不要”。

五要:

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

眼與書本要距離一市尺;

連續看書寫字半小時後要休息片刻;

做好課間十分鐘的戶外休息;

每天要做好兩次眼保健操。

五不要:

不要躺著或彎身看書和做作業;

不要在光線太暗或過強處看書;

不要在走路或乘車時看書;

不要寫或看過小的文字書刊;

不要玩遊戲機或多看電視。

保證每天1小時戶外運動鍛煉時間,“目”浴陽光。運動類型應選擇打乒乓球、羽毛球,有利於緩解眼球調節系統的緊張狀態。

連續使用視屏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等)不超過30分鐘。強調家長和孩子一起,要孩子不玩手機,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

有視力不良的每隔1個~3個月檢查視力,每半年做眼睛的系統檢查。

建立個人眼健康檔案,動態掌握屈光狀態變化,選擇正確的矯正措施和方法。

青年人眼健康防護策略

長期使用視屏產品者,每50分鐘後休息10分鐘,並做眼保健操、望遠等動作,舒緩眼睛緊張調節的壓力。

閱讀和書寫的環境光線要適宜,不能太強或太弱;使用電腦、手機等,螢幕亮度切忌過亮、過暗。

有視疲勞症狀及時就診。

每年進行一次眼體檢。

中老年人眼健康防護策略

中老年時期是身體出現各種疾病的高風險期,眼睛的情況也是如此,老年性白內障、老年性黃斑病變、糖尿病眼病、視疲勞等在這個階段是易感高發期,這些疾病有點發展緩慢,有的病情迅猛,有的治療效果好,有的預後差,但無論輕重緩急、預後好壞,都會對生活品質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40歲後應進行一次全面眼科檢查,包括視力、驗光、眼壓等。

根據個人眼部健康情況,定期複查。

有特殊眼病如黃斑病變、青光眼、糖尿病眼病者,按醫囑複查。

建立個人眼健康檔案,以便動態觀察個人的眼健康狀況變化。

眼科副主任醫師 洪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