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瑜伽練習六大“通病”你有嗎?

瑜伽的練習有自己的一套模式,

也有自己的一些章法,

在練習之餘更多的收穫內心上的東西,

可是在練習的過程中,

可能會養成很多“毛病”,

時間久了會成為“通病”,

你也有嗎?

瑜伽的練習帶來的是舒適,安定,讓我們可以真正的知行合一。練對了可以獲得這些,練偏了可能就會走入很多次誤區,甚至有可能帶來不必要的損害,那麼這些“通病”都是什麼呢?

01

挑戰體式,沒有覺知

體式——Asana,一個動作能被稱為體式,是因為帶上了你的心,有心識的參與所做出來的動作才可能被稱為體式。但是好多小夥伴的練習都是在做動作,挑戰一個又一個他們想像的體式,但是體式的挑戰會有個終結,就是任何高難度的體式,任何變體都可以做的很好的時候,那麼你的瑜伽可能就練到頭了。因為一直想做到什麼幅度,就好比運動場上重點的那條線,突破之後就成功了。可在瑜伽裡面,體式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並非是你要的重點,也不能完全代表瑜伽。

02

沒有關注到呼吸

瑜伽的體式練習需要呼吸的帶領。一呼一吸帶動著你的身體和內心一起投入到練習當中去。而且呼吸會比你的身體提前知道這個位置適不適合去保持,如果呼吸變得急促甚至是不自覺的屏氣,那麼這個位置可能超出了你所能負荷的,你需要做的是調整身體。可如果你一心只想做體式,那麼很可能就是咬牙堅持的每一個體式,這樣就把自己推到了危險的邊緣。

03

沒有運用核心肌肉

之前有提到過瑜伽裡面並沒有核心一詞,所以上課的時候很少會強調核心的收縮。但我們會講腹部肌肉的收縮。如果沒有啟動肌肉力量去保護自己的軀幹,那麼首先會站不穩,跟著就會導致腰部酸痛。所以不要著急去“拉筋”,要做的是如何正確的運用身體的肌肉力量。

04

只想拉伸肌肉

這個點和上面的核心無法啟動是一體的。不想練習力量,就想練習伸展。神猴,坐角都是目標體式。可是要知道我們身體的運動是靠肌肉收縮來完成的,而我們練習瑜伽,運動的目的也都是想要更好的生活,所以不要想著將身體拉成什麼樣子,而是需要試著讓身體的肌肉能正確運用。

05

不懂得放鬆

瑜伽第一步並不是要將身體拉伸開,而是學會如何放鬆自己,明確身體放鬆和大腦放鬆的區別。平時我們的一些不良坐姿是讓大腦放鬆了下來,身體其實並沒有放鬆,因為你坐久了會感覺腰痛,所以瑜伽中,體式能不能完成,第一要看身體是否放鬆,第二要看大腦是否清醒,也就是是否抱有一定覺知力在體式裡面保持。而且不放鬆的身體,是很容易因為緊張而拉傷的。

06

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

初入教室,初練瑜伽的小夥伴,一上課眼睛壓根無法在自己的身體上停留,看老師,看周圍的同學,怕自己做錯,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做,所以剛開始上課的小夥伴都很累,不僅僅是身體的累,大腦也很累,好多剛練幾節課的小夥伴說練得最好的就是最後的休息術,因為這個時候人最放鬆。那麼何不將休息術的感覺帶到其他體式當中去呢。找到放鬆,專注在自己的每一寸肌肉,每一個關節上,多美好。

瑜伽當中的通病,每個人都有過,或者正在經歷,但是不要灰心,正因為經歷這些,你的瑜伽,你的人生才會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