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常見症狀鑒別之出血

出血是生活常見的現象,比如,咳嗽出血、鼻出血、大便出血、嘔吐出血、尿出血等等。但是,你知道嗎,每一種出血,類型都是不一樣的,是不同原因導致的,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常見的出血吧。

出血是指血不循經,溢出脈道而見出血症狀。臨床上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衄血、嘔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有寒熱虛實之別。

衄血

是指鼻腔、齒齦、耳及皮膚等部位的出血症狀。

鼻腔出血,量少,伴鼻咽部乾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少痰,口渴喜飲.舌紅,苔薄黃,脈數者,是風熱或燥邪犯肺之鼻衄,中醫又稱之為“紅汗”。肺開竅於鼻,外邪犯肺,肺熱移行鼻竅,灼傷脈絡則鼻衄。

鼻腔出血,量較多,色鮮紅,伴口渴喜飲,口臭,大便不通,齒齦腫痛,舌紅,苔黃,脈數者,是胃熱鼻衄。胃脈起於鼻,胃熱循經上炎,灼傷脈絡則鼻衄。

鼻腔出血,量少,伴咳嗽,痰少而稠,盜汗,午後低熱,頭昏,耳鳴,舌紅,苔少,脈細數者,是肺腎陰虛、虛火上炎之鼻衄。肺腎陰虛,津液虧損,虛火上炎,灼傷脈絡則鼻衄。——鼻腔出血,量少,伴煩躁易怒,目赤,頭痛頭脹,脅痛,舌紅,脈弦數者。是肝火之鼻衄。肝鬱化火,灼傷脈絡則鼻衄。

鼻腔出血,量少,伴鼻內或鼻外見小癤腫,紅腫熱痛,成熟後頂部見膿血,舌紅,苔黃,脈數者,是鼻癤之鼻衄。為熱毒之邪壅於鼻部,熱傷脈絡所致。

鼻腔出血,量少,伴鼻孔赤癢,潰破生瘡、疼痛,舌紅,脈數,發于小兒者,是鼻疳之鼻衄。為上焦有熱,或熱邪犯肺,移於鼻,脈絡灼傷所致。

齒齦出血(又稱“牙衄”),量少,色鮮,伴齒齦紅腫熱痛大便不通,口臭,口渴喜飲,舌紅,苔黃,脈數者,是胃熱齒衄。為胃腸實熱之邪,上行灼傷脈絡所致。

齒齦出血,量少,色淡,伴齒齦腫痛或齒齦動搖,口幹喜飲,頭暈耳嗚,舌紅,苔少,脈細數者,是腎虛火旺齒衄證。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損傷脈絡所致。

肌膚見瘀點瘀斑,或見紫癜,伴頭眩頭昏,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怔忡,舌淡,脈細無力者,是氣虛衄血證。氣虛,氣不攝血,血不循經所致。

外耳道出血,伴耳部疼痛如錐刺,發熱,頭痛,或流膿血,舌紅,脈數者,是耳療、耳輔之衄血。為熱毒壅結耳部,損傷脈絡所致。

女性經期或經前經後見鼻衄,為“倒經”或“逆經”。是經期血熱妄行所致。

嘔血

是指血液從口腔吐出,可夾有食物,主要是胃和食道的病變。有虛實寒熱之分。

嘔血,色紫或暗,夾有食物,伴脘腹疼痛脹悶,口幹,口臭,大便幹結,色黑,苔黃膩,脈數者,是胃熱嘔血證。胃熱熾盛,迫血妄行,氣機升降失司,血熱灼傷脈絡所致。

嘔血,色淡或暗,伴胃脘疼痛,喜溫喜按,面色蒼白,四肢欠溫,大便呈柏油狀,舌淡,脈細者,為脾虛嘔血。脾氣虛,固攝無力,血不循經所致。

嘔血,色紫或鮮紅,可夾有胃內容物,伴頭痛頭脹,脅痛,口普,心煩易怒,舌紅,脈弦數者,是肝火犯胃之嘔血。肝氣鬱結,化火犯胃,灼傷脈絡則嘔血。

咳血

是指血液從呼吸道隨痰咳出。可以是血絲、血點、或血塊,或呈泡沫狀,與肺關係密切,有外感與內傷之分。

痰中帶血絲,伴乾咳少痰或無痰,鼻燥咽幹,口渴喜飲,發熱微惡風寒,青紅,苔少而幹,脈數者,是燥熱犯肺。燥熱之邪侵襲肺臟,灼傷肺絡所致——痰中帶血絲,伴咳嗽,痰多色黃,口渴,咽痛,發熱惡風寒,舌紅,苔薄黃,脈浮數者,是風熱犯肺或邪熱壅肺證。為熱邪侵襲肺臟,灼傷脈絡所致。

咳血,色鮮紅,或呈血塊,伴形體消瘦,午後潮熱,盜汗,顴紅,咳嗽,痰多色黃,舌紅,苔少,脈細數者,是肺癆咳血。為肺陰不足,虛火內擾,損傷肺絡所致。

咳血或痰中帶血,伴咳嗽,引胸脅痛,煩躁易怒,胸悶,口幹,口普,大便乾燥,舌紅,苔黃,脈弦數者,是肝火犯肺之咳血。為肝火犯肺,灼傷脈絡所致。

咳血或血中帶泡沫,量多,伴喘息不得臥,胸悶,心悸怔忡,顴紅,咽喉乾燥,舌紅,脈細數或結代者,是心肺氣陰兩虛之咳血。氣虛則攝血無力,陰虛火旺則灼傷肺絡。

便血

是指血液從肛門排出,可隨大便排出,如黑便,柏油樣便,也可完全呈鮮血。

便血呈黑使或柏油樣大便,伴神疲乏力,胃脘隱痛,納呆,舌淡,脈細者,是脾胃虛寒之便血。為中氣不足,牌不統血所致。

便血,色鮮紅,伴肛門疼痛或腫脹,或有痔核、肛裂,是痔瘡之便血。為濕熱蘊結,灼傷脈絡。

便血,色鮮紅伴小便色黃,大便秘結,口苦,舌紅,苔黃,脈數者,是腸風下血。為熱邪灼傷腸絡,血不循經所致。

尿血

是指血液從尿中排出,常與尿液一起排出,又稱溲血。

尿血鮮紅,伴尿道灼熱,心煩,失眠,口渴,口舌生瘡,舌尖紅痛,脈數者,是心火下移小腸之尿血。為熱傷脈絡所致。

尿血或夾有血塊,伴小便刺痛熱澀,心煩,舌紅,苔黃,脈數者,是血淋。為濕熱下注膀胱,血熱妄行所致。

尿血夾有砂石,小便不暢,或排尿中斷,窘迫難忍,腰痛或放射痛,苔薄黃,脈數者,是石淋。為濕熱下注,蘊結成石,損傷脈絡所致。

尿血,伴小便短赤,目眩耳嗚,腰腿酸軟,舌紅,脈細數者,是陰虛火旺之尿血。腎陰虛,虛火旺,灼傷脈絡則尿血。

小便頻數帶血,色淡紅,神疲乏力,面色萎黃,納差,舌淡,脈虛者,是氣不攝血證。為脾氣虛,統攝無權,血不循經。

崩漏

是指女性非行經期間, 大量出血。

或出血淋漓不斷。量多勢急者稱“崩”,量少綿延者稱“漏”—— 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斷,色淡,伴面色蒼白,心悸,氣短,懶言,四肢欠溫,納差,舌邊齒印,苔薄潤,脈細者,是心脾氣虛之崩漏。脾氣虛,統攝無權,沖任不固而下血。

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斷,色鮮紅,伴頭暈耳鳴,腰腿酸軟,顴紅,盜汗,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脈細數者,是腎陰虛之崩漏。為腎陰不足,沖任失調,血不循經而崩漏。

出血淋漓不斷,或下血量多,兼有瘀塊,少腹疼痛,舌暗紅,脈弦者,是血瘀之崩漏。淤血阻滯脈絡,血不循經則崩漏。

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斷,色鮮紅,伴心煩易怒,胸脅脹痛,口幹喜飲,目眩,舌紅,苔黃,脈弦,是肝鬱化火之崩漏。肝氣鬱久化火,沖任失調。脈絡受損則崩漏。

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斷,色紅質稠,伴小便短赤,口渴,神疲乏力,大便秘結或溏泄,苔黃膩,脈數者,是濕熱下注之崩漏。濕熱下注,迫血妄行,脈絡受損則崩漏。

止鼻血措施

(1)將流血一側的鼻翼推向鼻樑,並保持5~10分鐘,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兩側均出血,則捏住兩側鼻翼。鼻血止住後,鼻孔中多有凝血塊,不要急於將它弄出,儘量避免用力打噴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2)取大蒜適量,去皮搗成蒜泥,敷在腳心上,用紗布包紮好,可較快止血。

(3)頭往上抬,用冷水拍打額頭,同時要用紙巾塞住鼻孔啦,可以很快就止血了。不過要注意頭不要太往後仰了,因為很容易導致血往鼻腔裡面流。

(4)用同側大拇指壓住下頜骨凹陷處動脈搏動處,另一手拿濕冷毛巾敷鼻樑上。注意頭不要仰,否則鼻血易流入氣管。

(5)香油防治流鼻血:每晚睡前,用棉簽蘸點香油,塗於鼻孔內壁,塗時最好慢慢向鼻後部位,尤其是鼻中隔處必須塗到,因此處血管豐富,粘膜很薄易出血。

(6)讓患者坐在椅子上,將雙腳浸泡在熱水中,可止鼻血。

結語:看到這裡,大家現在對於每種出血的認識是不是加深了呢,知道為什麼會出血了吧,就拿鼻出血來說,也是分類型的哦,而我們治療的時候,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哦,因此希望大家對於每一種出血症狀都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