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孩子和放任孩子該如何抉擇?董卿以親身經歷現身說法,引人深思
【六一兒童網導讀】近日,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的一段演講,引發了教育界以及家長們的深思。從2005年董卿首次亮相央視春晚,到今天董卿成長為著名的主持人,董卿幾乎收穫了然女人們豔羨的一切榮耀,他的成功離不開父親嚴厲的教育,但是董卿卻坦言自己失去了美好的童年,逼孩子學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話題。
董卿爸爸的嚴格教育是為了孩子好,卻也給董卿留下了童年的傷痛,就連著名鋼琴家朗朗在回憶自己成長的時候也曾說過是“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天賦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更少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很多人都羡慕黃磊有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兒,他不是嚴父,卻照樣把孩子培養的彈鋼琴表演樣樣在行。其實嚴格教育與放任教育都各有利弊。
被父母嚴厲管教的孩子雖然看上去很“懂事、乖巧”,但是其實在孩子的內心不然。若孩子的人格特質本來就顯得文靜,那麼有可能因為父母嚴厲地管教而出現退縮,害怕挨駡而不敢嘗試新事物。此外,也有可能會強化孩子的畏縮特質,使孩子不敢與人溝通,無法獨立進行一件事,甚至是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是喪失問題解決能力。孩子因為經常挨駡,而比較沒有安全感,自信心也較不足。常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前進,缺乏自動自發的精神。若屬於外向型的孩子,則有可能在年紀小時完全服從家長的指令,但到某一年齡之後出現反彈、反抗,而有愈來愈頑皮的傾向。
但是被過度極端放任的孩子,一味地放任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很容易寵壞孩子。此種教養模式下的孩子如果遭受指責,可能會無法接受,而出現退縮,甚至是無法面對事實的情況。由於從小就被照顧得十分完善,因此,自理能力多半不佳,如:到了小學還不會穿衣、水果不磨成泥就不會吃等。因自小即受寵愛,因而常缺乏替別人著想的心,也常表現得自私自利,不愛與人分享。
小編認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恩威並施,適度的嚴厲以及適度的放任。有些父母非常焦慮,常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如人,而嚴格地規定孩子學東、做西,給予孩子極大的壓力。另外一種父母則是因為生的少,而把孩子當做寶,常不捨得他挨駡,不敢指責孩子,因而常採取放任的教養模式。但其實這兩種極端教養模式,都是不可行的,希望家長能夠在育兒的道路上多變幻自己的思維,以民主式的教養方式來達到平衡,如此才是對孩子有助益的教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