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性肝炎能治好嗎 治療方法有哪些
黃疸性肝炎是一種較為少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對我們得身體健康會有很大的傷害,黃疸性肝炎患者一旦確診,就應該及早治療。那麼黃疸性肝炎有哪些症狀表現呢,黃疸性肝炎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黃疸性肝炎能治好嗎,怎樣才能治療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吧。
從患者開始有症狀到出現黃疸這段時間,約為數日至2周。起病 時患者常感畏寒、發熱,體溫38℃左右,少數患者可持續高熱數日。更為突出的症 狀是全身疲乏無力、食欲減退、噁心、嘔吐,尤其厭惡油膩食物,上腹部堵脹滿悶 ,尿黃似濃茶水,大便較稀或便秘。
治療方法
一、基礎治療
患者應臥床休息,防止交叉及繼發感染。可注射丙種球蛋白、口服卡那黴素以控制腸道細菌的生長。
二、抗病毒藥物
還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藥物。
三、免疫調節劑
①腎上腺皮質激素(激素)治療;
②胸腺肽治療。
四、中醫治療
平黃安肝湯,能疏肝健脾,滋陰生津,殺滅肝炎病毒的同時調理機體,達到治療黃疸型肝炎,增強抵抗力、預防再發的效果。
症狀
1.尿黃如茶
黃疸型肝炎患者都有尿黃的症狀。初起尿色淡黃,逐日加深,濃如茶色或豆油狀;繼而皮膚及鞏膜發黃。尿色加深的原因是由於肝炎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影響膽紅素的代謝,使膽紅素進入血液增多導致。
2.肝區疼痛
名為黃疸型肝炎,一定會使肝臟受損。疼痛的位置為右上腹。出現肝區疼痛這種黃疸型肝炎的症狀的原因是由於肝炎病毒引起肝臟腫大,使肝被膜張力增大及炎症波及肝臟韌帶及其周圍的紐織導致。
3.發熱
當黃疸型肝炎患者出現發熱的症狀時,很多人都會誤診為是感冒發燒,這也就耽誤了病情的及時治療。發熱的原因是肝細胞壞死、肝功能障礙、解毒排泄功能減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不同時期的表現
黃疸前期
在這階段因個體差異、患者表現複雜多樣易被 誤診,應特別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現為上呼吸道炎症,類似感冒。有些患者可伴關節酸痛而被誤認為風濕病。也有少數人有劇烈腹痛而誤認為急腹症。還有少數人可出現等麻疹。
此期中末,查體可發現肝區叩擊痛及壓痛,半數以上患者肋緣下可觸及肝臟,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明顯升高,尿膽紅素陽性。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乙肝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陽性。此期患者的血液、大小便 、嘔吐物中均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強的傳染性。
黃疸期
熱退後出現黃疸,常見鞏膜首現黃染,繼而全身皆黃,於數日至2~3周內達頂峰。多數為輕度至中度黃疸。此時消化道症狀加重,肝臟腫大,有壓痛及叩擊痛;少數脾臟腫大,助緣下可觸及。部分病人伴有皮膚瘙癢、心動徐緩、腹痛及皮疹。
患者經過數日休息後,噁心減輕、嘔吐消失、食欲逐漸好轉。血液白細胞計數一般正常或稍低,分類計數淋巴細胞偏高,可有少數異常淋巴細胞出現。尿膽紅素、尿膽原陽性(黃疸很深、糞便灰白色者,尿膽原可能暫時陰性)。血清ALT活力顯著升高,常在400u以上,此期持續2~6周或更久。
恢復期
此期黃疸漸退、肝腫大及其他各種症狀均漸消退,食欲恢復正常,但仍感輕度肝區痛。此期持續平均一月。少數病例黃疸顯著,持續數月不消,乏力、肝痛及胃腸症狀不甚明顯,肝功能顯示阻塞性黃疸,ALT僅輕度或中度上升,稱為淤膽性肝炎。
產生的原因
黃疸性肝炎就是由於肝炎病毒使肝細胞破壞、肝組織破壞重構、膽小管阻塞,導致血中結合膽紅素與非結合膽紅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膚、黏膜和眼球鞏膜等部份發黃的症狀。通常,血液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時,這些部份便會出現肉眼可辨別的顏色。
病毒性肝炎
而病毒性肝炎出現這種黃疸現象,原因主要是由於肝炎病毒侵犯肝臟,並在肝細胞內複製.在機體的免疫反應作用下,一起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水腫、破壞使肝臟組織發生炎性浸潤,充血、水腫、滲出、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等一系列變化。
這樣就影響了肝組織的正常狀態和結構,損害了肝臟的膽紅素代謝的各種功能,使膽紅素不能從膽道系統正常的排出而進入血液,膽紅素隨血液運行到身體各個臟器,則各臟器均可被染成 。這種膽紅素是一種 的色素,與彈性硬蛋白的組織結合最緊 密,因此,含有豐富彈性硬蛋白的鞏膜、皮膚最易顯出 ,而黃染消退也較其它組織緩慢。
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急性黃疸型肝炎,它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個類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
酒精
酒精是導致黃疸型肝炎發生的原因之一。人體肝臟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公斤體重1克,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60克以下。低於60公斤體重者應相應減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如果人們飲酒過量,將會直接性的導致肝臟受損,後來慢慢身體就會出現疲倦乏力的狀態,皮膚也會出現黃疸,最終將會形成黃疸型肝炎。
危害
1、損害肝臟
由於肝炎病毒侵犯肝臟,並在肝細胞內不斷複製。在機體的免疫反應作用下,一起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水腫、破壞使肝臟組織發生炎性侵潤,充血、水腫、滲出、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等一系列變化。這樣就影響了肝組織的正常狀態和結構,損害了肝臟的膽紅素代謝的各種功能。
2、危及生命
產生黃疸的物質叫膽紅素,它有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形式。前者可以沉著到腦神經核上,越積越多,影響神經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極大的核黃疸。核黃疸輕者會影響人的大腦,重者當時就會危及生命。水溶性膽紅素的毒性雖小,但是能引起這種膽紅素升高的肝膽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性超過它本身的毒性。 所以,膽紅素無論脂溶性或水溶性,無論它們的毒性大小,都是人體內應該消除的垃圾,該消除時必須消除,自身不能清除時,應請醫生幫助消除。
3、易引起的併發症
本病的轉歸與黃疸的性質、體質強弱、治療護理等因素有關。陽黃、陰黃、急黃雖性質不同,輕重有別,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陽黃若患者體質差,病邪重,黃疸日益加深,迅速出現熱毒熾盛症狀可轉為急黃;陽黃也可因損傷脾陽,濕從寒化,轉為陰黃;陰黃重感濕熱之邪,又可發為陽黃;急黃若熱毒熾盛、內陷心包、或大量出血,可出現肝腎陽氣衰竭之候;陰黃久治不愈,可轉為積聚,鼓脹。
傳染性
從患者開始有症狀到出現黃疸這段時間,約為數日至2周。起病時患者常感畏寒、發熱,體溫38℃左右,少數患者可持續高熱數日。更為突出的症狀是全身疲乏無力、食欲減退、噁心、嘔吐,尤其厭惡油膩食物,上腹部堵脹滿悶,尿黃似濃茶水,大便較稀或便秘。在這階段因個體差異、患者表現複雜多樣易被誤診,應特別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現為上呼吸道炎症,類似感冒。有些患者可伴關節酸痛而被誤認為風濕病。
也有少數人有劇烈腹痛而誤認為急腹症。還有少數人可出現等麻疹。此期中末,查體可發現肝區叩擊痛及壓痛,半數以上患者肋緣下可觸及肝臟,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明顯升高,尿膽紅素陽性。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乙肝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陽性。此期患者的血液、大小便、嘔吐物中均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強的傳染性。
結語:看了上面的內容,想必大家應該對黃疸性肝炎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了黃疸性肝炎的危害,瞭解了黃疸性肝炎的治療方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定期的檢查身體,身體出現不適要儘早去醫院,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