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大便褐色正常的嗎?

大便呈褐色的話,當然不能夠忽視了,因為如果出現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或者是肝硬化等,這些疾病通常會表現出排便異常的症狀,所以我們需要對這些症狀重視,建議到醫院做全面檢查。

1、大便呈深黃色:多見於溶血性黃膽,即紅細胞大量破壞所產生的黃膽。常伴有溶血性貧血,可由紅細胞先天性缺陷、溶血性細菌感染、惡性痢疾、配錯血型的輸血、某些化學藥品或毒素的中毒、各種免疫反應(包括自體免疫)等引起。

2、大便呈黑褐色:黑如馬路上的柏油色,又稱柏油樣便,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出血大便。它包括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竇炎、胃粘膜脫垂、肝硬化十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但是,食過多的肉類,比如動物血、肝臟、菠菜,口服鐵劑、鉍劑、活性碳等,糞便也可呈黑色,應加以區別。

3、大便灰白色,同時孩子的白眼珠和皮膚呈黃色,有可能為膽道梗阻或膽汁粘稠或肝炎。

4、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防治貧血的鐵劑藥物所致。

5、大便帶有鮮紅的血絲,可能是大便乾燥,或者是肛門周圍皮膚破裂。

6、大便為小豆湯樣,可能為出血性小腸炎,這種情況多發生於早產兒。

7、便淡黃色,呈糊狀,外觀油潤,內含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數都比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8、大便黃褐色稀水樣,帶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雞蛋味,為蛋白質消化不良。

9、大便為蛋花湯狀,泡沫多,酸味重,量多,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10、大便次數多,量少,綠色或黃綠色,含有膽汁,帶有透明絲狀粘液,孩子有饑餓表現,為奶量不足,饑餓所致;也可能是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