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可盲目給嬰幼兒用中藥
嬰幼兒是指從出生28天至3周歲的小兒。這個時期小兒雖然已較新生兒顯著成熟,但藥物在他們體內的分佈有異于成人,一是細胞膜通透性的不同;二是血漿蛋白結合力的改變;三是體液分佈的差異。小兒肝細胞酶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腎功能不完善,因此藥物在體內的代謝和排泄都與成人不同。正是這些原因決定了嬰幼兒用藥絕不等於是單純地將成人劑量減少。
不宜濫用滋補之品。
小兒生機旺盛,宜飲食調理,不宜濫用滋補之品,否則會使機體陰陽失衡,傷及臟腑氣機。即便是存在虛症,也必須慎用補劑。如體虛夾濕熱而有口臭、便秘、舌苔黃膩的患兒,應先用清熱除濕的藿香、黃芩、黃連、薏苡仁、陳皮等,使熱清濕化,然後再服調補中藥;如平時易感冒、多汗,屬於氣虛的小兒,可服用補氣固表的黃芪、太子參、白術等;如消瘦、面色萎黃、厭食、大便溏稀,屬於脾虛,可選用健脾和胃消食的山藥、茯苓、白術、白扁豆、稻芽等;若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夜寐不安、舌質淡,屬於氣血兩虛,可給予益氣養血的黃芪、黨參、當歸、黃精、首烏、大棗等。總之,健康小兒一般不必進補,尤其嬰幼兒更不宜亂補。
宜用藥性平和的品種。
由於嬰幼臟器嬌嫩,對大苦、大辛、大寒、大熱、攻伐和藥性猛烈的藥物要慎用。若為風熱表證,當以辛涼解散表祛邪,以銀翹散、桑菊飲為主。對外有表邪,內有火熱之發熱,仍以辛涼解表。順其大熱之勢清而揚之,不宜用苦寒退熱之品,以免閉遏邪氣於裡,攻伐正氣;如屬必用,則宜少量,中病即止。
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小兒脾氣不足,消化能力差,因此應佐以健脾和胃,消食導滯之山藥、山楂、陳皮、六神曲、麥芽、雞內金、白術等。
宜佐涼肝定驚之品。
小兒體屬“純陽”,熱病偏多,且肝常有余,易出現肝熱抽搐、驚風之症。救治小兒疾病特別是外感病邪,出現壯熱、煩躁、驚惕等症,則應在清熱透解之時,佐以平肝熄風之蟬蛻、鉤藤、僵蠶、地龍等。
宜選安全無毒的品種
一般中草藥中含有鞣質、生物鹼等複雜化學成分,而肝功能發育尚未完全的嬰幼兒服用後,很有可能加重肝臟負擔,損害肝功能。如蟾酥嬰幼服用過量可引起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的功能紊亂,從而發生噁心、嘔吐,甚至心律失常、驚厥等症;朱砂中含有的硫化汞具有毒性,少量服用能解毒、安神、明目、安驚,然而超量服用或長期服用,機體受低濃度汞的作用,會出現齒齦腫脹、咽喉疼痛以及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因此嬰幼兒宜選用低毒或藥食兩用(如萊菔子、陳皮、砂仁、烏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山藥、山楂、小茴香、麥芽、蒲公英、益智、淡竹葉、膨大海、金銀花等)的中藥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