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這種野草隨便一丟就能長出一堆,非常不起眼,卻是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剋星

肝炎是肝臟炎症的統稱。通常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如病毒、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藥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臟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到損害,引起身體一系列不適症狀,以及肝功能指標的異常。

由於引發肝炎的病因不同,雖然有類似的臨床表現,但是在病原學、血清學、損傷機制、臨床經過及預後、肝外損害、診斷及治療等方面往往有明顯的不同。

近年來食療價值被人們重新重視,生活中就有一種野草對肝炎、肝硬化、肝癌治療有奇效。記得小時候在家的後院種了一片,不需要澆水盆栽,細心呵護,隨便往哪裡一丟,過段時間便能長出一大片來。後來學醫了才知道,這種野草還是味藥材,叫垂盆草。

 垂盆草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垂盆草有清熱解毒、清利濕熱、有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垂盆草主治清利濕熱、解毒、濕熱黃疸、淋證、瀉痢、咽喉腫痛、癰腫瘡毒、濕疹、燙傷、蟲蛇咬傷、咯血、衄血、尿血。急、慢性肝炎。垂盆草用於濕熱黃疸。能解毒利濕退黃。常與郁金、茵陳蒿、金錢草同用。垂盆草用於癰瘡腫毒,毒蛇咬傷,燙火傷等。能清熱解毒。可單用鮮品洗淨搗爛取汁服。並以汁外塗或以渣外敷局部。 

說到歸肝經,垂盆草能解肝熱症狀,有清熱利濕作用,可用於治療各種肝病,包括脂肪肝、傳染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等,它有一個很好的保肝降酶的作用,更適合肝膽濕熱型的肝病患者。不但可以促使肝功能好轉,而且可使患者的濕熱黃疸、食欲下降、口舌生瘡、小便黃赤等症狀得到緩解,減輕肝硬化的程度。

 垂盆草退黃降酶湯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化瘀。適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 
組成:茵陳30——50克,田基黃20克,板藍根25克,澤蘭12克,焦楂曲各30克,海金砂(包煎)20克,丹參15克,蒲公英20克,垂盆草20克。 
用法:成人每日1劑,兒童劑量減半。取藥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進藥,兒童可分多次服用。10天為1療程。 
隨症加減:黃疸深加生大黃10——20克;濕熱明顯加生山梔10克;食欲不振加雞內金20克;噁心嘔吐加姜半夏10克,砂仁(後下)6克;濕重加藿香、佩蘭;有表證加蘇葉、杏仁。

 垂盆草茶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癰。 
主治:①水火燙傷。②咽喉腫痛。③癰腫,丹毒。 
組成:鮮垂盆草60克。 
制法:取鮮垂盆草,洗淨,再用涼開水淋洗數次,搗爛絞取汁,加少量涼開水兌服。每日1劑。藥渣可外敷患處。 
宜忌:脾胃虛寒者忌用。 
出處:《中醫良藥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