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中醫說 | 茶有百般好,養身護體瘦身妙

“喝茶能減肥嗎?”

很多朋友會這樣問。在他們眼裡,茶是一種功能性飲料,總要有些什麼益處。否則7-11的飲料櫃裡有那麼多種選擇,為什麼要去喝茶啊?況且茶葉還那麼貴!

事實上茶在成為日常飲料之前,本就有一個主要供藥用的階段。

南北朝以前,茶葉就被認為能夠使人輕身明目、提神醒腦、去膿止血,這在《神農本草》、《傷寒雜病論》均有記載。而茶葉解毒素、避瘟疫的功效則是結合在一個個的傳說裡在每一個產茶的地方廣為流傳。被譽為日本茶祖的高僧榮西禪師甚至稱茶為“萬病之藥”。

進入現代以來,科研工作者們一直試圖用科學實證來證實茶葉的保健功能,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的有益性也因此常常見諸報端。

或許是科學精神的缺乏吧,我對茶葉上述功效的態度是存而不論。有則美之,無則加勉,勝固可喜,敗亦欣然。在我看來,喝茶當然有益,不過有益的方式則在實驗室之外。

從營養學上來講,在均衡膳食的基礎上,一個成年人一天中攝取的水分應該在1.5-2升之間,直觀一點說就是5-6個易開罐那麼多。或是沒有養成良好習慣、或是因為工作繁忙,很多人都無法做到這一點。但如果你是個喝茶的人,一把200cc的一人壺,一泡8克的古樹茶,喝個七八巡再正常不過。一沖一飲之間,“八杯水”的標準輕鬆達到。

喝茶要先煮水,陸羽在《茶經》裡就專門講了煮水要講究的方法和火候。不同的茶對水溫有不同的要求,但水溫起碼要在85度以上。劍橋大學人類學教授艾倫麥克法蘭在與其妻子合著的《綠色黃金·茶葉的故事》一書中提到,日本之所以沒有像印度那樣深陷19世紀上半葉的霍亂大流行之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日本綿延不絕的飲茶習俗:他們口渴時便飲茶,煮沸的水使得他們免於瘟疫。

甜味,對我們那些在野生叢林裡朝不保夕的靈長目祖先來說,意味著毫無危險而又唾手可得的能量和營養。這種期待和偏愛歷經數百萬年仍延續在我們的DNA中,影響著我們的飲食偏好。我們因此更愛果汁、熱可哥、可口可樂,全然不顧這甜味背後的糖分正是肥胖的罪魁之一。

可如果你開始愛上喝茶,愛上古樹茶的苦澀與回甘,則可樂那些俗甜再難如你的法眼。如此一來,茶喝得多了,糖分攝入的就少了。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定要人多才快活。人少了不但菜不好點,酒更是下的慢,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那是詩仙,對凡人來講無非是喝悶酒。人多了,氣氛熱烈,酒何止三巡,菜遠超五味。然而就在這人聲鼎沸、酒酣歌熱間,“三高”了。可喝茶不同,喝茶的人不能多。

明代的張源說:“飲茶以客少為貴,茶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神,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人多了,喝茶的雅趣就沒了。所以人要是喜歡上了喝茶,也就會喜歡上一二人對飲和三四人茶敘的意趣,進而漸漸地遠離了無節制的酒肉生活,也與惱人的“三高”拱手作別。

無心插柳、潤物無聲,這就是茶有益於人的方式。它固然有它獨有的營養成分在,但更多的是通過改變你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重塑你的身體體質和精神氣質,喝出一個清醒、健康、有趣、有度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