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媽媽僅把寶寶交給爺爺10分鐘,回來看到寶寶後哭成淚人

李女士去年生下要一個可愛的胖小子,一家人都高興壞了,尤其是李女士的公公婆婆,非要吵著要來給李女士坐月子,李女士也能體諒老人的不容易就同意了,結果李女士婆婆從農村帶來一大推的土特產,說給李女士坐月子好吃。

結果還沒待一個月,李女士婆婆就覺得城裡生活太壓抑,於是帶著老伴就會農村了,可是會農村還沒多久又說想孫子了,由於李女士婆婆也不會用什麼智慧手機也沒辦法視頻,於是半年後李女士公公婆婆又跑回來了。

結果幾天後悲劇發生了,現如今李女士寶寶已經8個月了,正式最好動、最活躍的時候,所以家人一定要照看好,由於寶寶沒有危險意識,身邊的任何東西都可能對寶寶造成嚴重的傷害。

這天李女士婆婆剛好出門買菜,留下李女士和公公寶寶在家,剛好李女士忽然肚子疼,就把寶寶報給公公照看,沒想到等李女士洗手間出來後,整個人都嚇壞了,寶寶哇哇大哭,李女士爺爺也想犯錯的小孩一樣不知所措。

原來李女士去洗手間期間,李女士公公剛好給自己茶杯倒了一杯滾燙的開水,結果一不小心被寶寶一把抓過去打翻了,開水全部澆在寶寶稚嫩的小手上。

李女士和公公火速把寶寶送到醫院,醫生大概處理消毒告訴李女士以後要小心了,好在燙傷不是非常嚴重,要是嚴重些後果不堪設想,李女士原本還想罵公公,可是看公公擔心的都快哭了,李女士也就沒說什麼了,比較這事情誰都不想發生。

寶寶8個月後就十分好動,家長在照顧寶寶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以為什麼都沒事,等到真正危險發生時,就後悔莫及!

育兒常識!!!!!!!!!!!!!!!!!!!!!!!!!!!!!!
1、誤區:育兒方法就是可以直接解決我孩子問題的方法。
我們寫各種育兒方法,是給家長們一個參考,是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的思考,絕非適用所有孩子的解決方法!各種育兒文章的背後,都是有一定的學術門派作為背景的,行為主義比較注重孩子各種行為的糾正與訓練,比較快速,但效果持久性差;人本主義則希望大家尊重孩子的天性,用無條件積極關注與關愛,陪伴孩子度過最快樂的童年;還有很多其他的派系。因此,各類育兒方法,是給家長們更多角度的去思考同一問題,而不是讓你放棄思考,直接挪用。請參考各方意見之後,結合孩子的基本狀況,做出自己的思考與解決之道。
2、育兒方法因人而異
每個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環境、遺傳因素等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即使是同一個行為,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也會有不同的動機與形成機制,所以,我們要採取的方法也是不一而足。孩子身上有很多共性,育兒方法正是建立在這些共性之上的,而具體到您的寶貝,就需要家長們開動腦筋,創建自己的方法。
3、你的無力與負能量,會傳遞給孩子
還有這樣的一些家長,他們讀過很多育兒的、心理學的知識,也涉獵過很多國外的先進教育,我們會認為他能夠很好的解決孩子的問題,但是,這些家長卻總是會說:沒辦法,反正我已經盡力了,畢竟這是國內!請問,您讀的那麼多知識都跑到哪裡去了?誰說在國內就不能將孩子培養成棟樑之才了?有問題,為什麼不去自己去摸索著解決?你放棄的卻是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