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越髒越健康? 媽媽這樣給洗澡 還不如不要洗

每個寶寶對於家長來說都是掌心寶、心頭肉,對於寶寶的呵護也是容不得半點的馬虎,特別是對於一些新生寶寶。有些寶媽媽們看到寶寶身上有髒東西,會忍不住給孩子反復的擦洗,在這裡我們要特別的提醒每位寶媽媽們:新生寶寶的幾個部位越髒越健康,不要頻繁的擦洗。


1、肚臍
有位新手媽媽,某一天在給7個月寶寶洗澡時,發現孩子肚臍有點髒。忍不住拿毛巾輕輕擦拭了一下。觀察幾天後,孩子並沒有異樣。因此,她又接連給寶寶擦洗了幾次。

然而,沒過幾天,寶寶一洗澡時就哇哇大哭。帶去醫院,醫生詢問了情況後,責怪媽媽多此一舉。正是她給寶寶洗肚臍,導致寶寶患上了肚臍炎。因此孩子肚子疼痛,一洗澡就哭。因此,肚臍是儘量不要去清洗的地方。


2、胎脂
剛生下來的新生兒,皮膚上都有一層白色的油膩的東西。有的部位多一些,有的部位少一些。這是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帶出來的脂肪,醫學上稱為“胎脂”。

有的父母想把它擦掉,其實大錯特錯。寶寶出生後,環境溫度較低,身體的熱量要向四周散發,使體溫降低。這一層胎脂有減少身體熱量的散發,以便維持恒定的體溫。通常,孩子出生後1~2天,胎脂就會被皮膚吸收,所以不必擦掉。


3、囟門
許多寶寶的囟門,覆蓋著黃褐色、油脂狀污垢。很多媽媽試圖擦拭,殊不知這其實是嬰兒溢脂性皮炎。只要皮炎好了,自然會消失。切記不要強行揭下頭皮上的皮屑,而且洗頭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柔。
4、耳朵

許多媽媽發現寶寶耳朵有髒東西,就會頻繁的給寶寶掏耳朵,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容易引起耳道炎。耳道有上皮脫落,是正常的,少量的污垢對寶寶的耳道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5、頭痂
所謂的頭痂其實是濕疹的的一種,一般情況下,頭上的乳痂會在三個月左右出現,但在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就會自然脫落。
切記不要強行揭下頭皮上的皮屑,而且洗頭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柔,千萬不要用手去摳。
通過以上小編的介紹,希望各位寶媽媽們能引起重視,新生寶寶的身體是比較脆弱的,有些身體上的髒東西是不用特別的清洗的,反而會對寶寶的健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