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挨餓”的人身體好,6個時刻再想吃也要忍住
“管住嘴,邁開腿”是控制體重的真諦,但多數人往往管不住自己的嘴,在不知不覺中營養過剩。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營養專家,盤點6個最容易胡吃海塞的場合,並開出一份不長肉的健康食譜。
受訪專家:
臺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 吳映蓉
臺灣萬芳醫院中西整合減重門診營養師 張家恩
加餐別選酥皮、帶餡的點心
工作忙碌,下午難免會加餐,常常不小心越吃越多,尤其蛋糕、甜點、飲料是減肥的大忌。
不要選擇有內餡或有酥皮的麵包或蛋糕,因為它們熱量都很高,還有反式脂肪風險。如果下午加餐了,那麼晚餐就要少吃。可以吃大量蔬菜,及一點瘦肉與清湯,不必再吃澱粉類主食。
專家提醒,加餐時喝一杯檸檬水,可以消除剛吃進去點心的油性,排油解膩,讓整個人清爽起來。
逛街霜淇淋在下午2點前吃
所有人都知道,霜淇淋是熱量極高的食物,加上過涼,實在是妨礙身材與健康的“地雷”食物。但很多商店的美食街都有霜淇淋賣,也有餐廳提供霜淇淋當甜點。
霜淇淋不是不能吃,而是哪個時間吃,該吃什麼種類以及數量的問題。訣竅就是:在下午2點以前吃。按中醫理論講,任何冰冷的食物,特別是水分高的食物,最好在太陽沒下山之前吃。吃完後間隔數小時,最好能做些運動、流點汗,讓身體發熱,或是喝一小杯熱茶。
霜淇淋選小份就好,而且越簡單越好,不要再加餅乾、巧克力等。如果是新鮮水果的配料還可以接受。
餐廳聚餐飯前來碗湯
平常不愛在家做飯,有時週末到餐廳聚餐。日式、西式、中式……不同料理該怎麼點餐比較健康?
不管哪類餐廳,多點蔬菜、清湯就不會錯,而且可以請服務員先上湯品。
中餐烹調方式很多,優先選擇清蒸、水煮、清燉、烤、涼拌的烹調方式。
吃西餐,一定要提高蔬菜的比例,多點些沙拉。吃牛排時,配菜可以選擇米飯、麵條,不要選擇薯條等油炸食物。
日本料理的生魚片、生蠔熱量都比較低,不過生魚片中含有硫胺素,會分解維生素B1,吃太多可能造成維生素B1缺乏,因此常吃生魚片的人最好補充B族維生素。
喜宴、應酬筷子盯住蒸煮類
喜宴對減重的人而言,是個大難題。總是大魚大肉、容易吃得太飽、太撐,而且一吃就是兩三個小時,邊聊天邊吃飯,吃進多少熱量都不知道。專家推薦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儘量放慢吃的速度,讓飽腹感訊息有時間傳遞給大腦,隨時準備停筷。
控制夾菜的種類與份量,只要是蒸、煮的都可以放心吃,例如清蒸魚、蝦等,但油炸的、煎的就儘量少吃。湯羹類也最好少喝,份量控制在半碗。
如果宴會、應酬在晚上,高油食物會影響隔天早上的排便。隔天早上起床後先喝熱水,吃個蘋果,有助排便。
唱KTV喝大麥茶更健康
大家高高興興去唱KTV,一定都會點些小點心來吃,唱得興起時,很容易就忽略吃進嘴裡的食物是什麼。
在KTV,最好選擇水果拼盤,以及毛豆、堅果等零食。薯條、薯片和爆米花則應儘量少吃。
唱歌容易口渴,因此慎選飲料很重要。商家提供的果汁與奶茶都很甜,糖分太高。而無糖大麥茶是不錯的飲品。
外出旅行包子、水餃最扛餓
不管乘坐火車,或開車長途旅行,容易因趕時間,或長時間餓著肚子,匆忙抓個東西就上路。加上選擇又不多,怎樣才能避免選到不健康的食物呢?
重點是用熱量密度低的食物做替換。以在服務區或火車站常見的食物為例,煮玉米就比烤香腸、速食麵要好。還可以買一些冷藏水果拼盤等,平衡體內的鈉與鉀。
就主食來說,包子、水餃比麵包好,其中含有蛋白質,能較快恢復低血糖造成的饑餓感,不致吃多。饅頭的油脂比麵包少,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記得份量不要太大。▲(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嵇叔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