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嚴防 “水中毒”寶寶喝水誤區,家長可別再犯了!

經常有寶媽在後臺詢問寶寶的問題,喝什麼樣的水、怎樣喝水、什麼時候喝水都困擾著媽媽們。網路上不斷傳出的“水中毒”之類的概念更是讓家長觸目驚心,寶寶怎麼喝水瞬間變成了一個大難題!

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下寶寶喝水應該注意的問題。

1

寶寶需要喝水嗎?

寶寶在六個月之前是不需要喝水的,母乳就能夠提供足夠的水分。而六個月之後,家長就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為寶寶補充水分。

吃母乳的寶寶

六個月後,母乳餵養的寶寶也需要補充一些水份啦。建議媽媽們在喂完奶後,適當地喂一些水,這樣不僅能夠清潔口腔和奶漬,還能減少鵝口瘡發生的幾率。如果媽媽本身飲食油膩易上火,那麼寶寶也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給寶寶補充水份。

吃奶粉的寶寶

一般按照比例沖的奶粉,其水分是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需要的。但喝配方奶的寶寶相對容易缺水,家長應適當為寶寶補充些水分。因為寶寶肝臟的功能還未發育完全,缺水不僅對腎臟增加額外的負擔,還可能引起大便乾燥而出現便秘、口唇乾燥等問題,這點一定要引起媽媽的重視。

注意,寶寶喝水要適量,不要因為喝水健康就使勁喂!寶寶每日的水分是否充足,可以觀察寶寶的小便,若尿液少、偏黃,那就說明寶寶攝入的水分不足,需要增加喝水量。若寶寶的小便次數和顏色正常,可讓寶寶少量多次飲水。另外,寶寶若有急性失水現象,如急性腹瀉、劇烈嘔吐等,一定要及時為寶寶補水,以免造成脫水。

2

寶寶喝水三個注意點

喝什麼水?

白開水是寶寶最佳的選擇!白開水是天然狀態的水,其中的鈣﹑鎂等元素對身體是很有益的。但要注意給寶寶喝新鮮的白開水,因為暴露在空氣中4小時以上的開水,生物活性將喪失70%以上。

什麼溫度的水?

過冷或過熱的水,都會損傷寶寶嬌嫩的胃黏膜,影響消化能力。一般夏天寶寶最好飲用與室溫相同的白開水,而冬天則飲用攝氏40度左右的白開水最適宜。

怎麼喝?

只要寶寶的小便正常,可根據實際情況讓寶寶少量多次飲水,如果寶寶出汗多,應給寶寶增加飲水的次數,而不是飲水量。

此外,家長還應注意:

1、奶嘴的口不要太大,寶寶經常咬奶嘴,會導致水越流越大,容易嗆到;

2、採用正確的喂水姿勢,儘量抱起寶寶喂水,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水液自然流入小腸;

3、喂水的速度要控制恰當,寧肯慢些也不能急躁,家長要控制奶瓶的出水速度;

4、不要讓寶寶仰著頭喝水,寶寶喝完水後豎起來拍拍後背,直至打嗝即可;

5、寶寶哭泣、呼吸急促時喝水容易被嗆,應避免邊哭邊喝水;

6、飯前、睡前不要多喝水,以免引起寶寶腸胃不消化和影響睡眠品質。

3

什麼是水中毒?

“水中毒”的常發於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主要是因為嬰幼兒的腎臟功能要到1歲以後才能到達成人正常的標準,一旦寶寶攝入水分過多,腎臟將無法及時排出體內的過多水分,而水分積聚在血液中導致納離子濃度被過分稀釋,造成低血鈉,就會引起水中毒。

“水中毒”的寶寶會有嗜睡、煩躁不安、厭食、嘔吐、體溫降低、全身性痙攣,甚至昏迷、死亡等表現。所以,喂寶寶水不可過多也不能過少,適量即可。最簡單粗暴的鑒別方法,就是看寶寶尿液的顏色以及頻率次數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