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測定有什麼意義
現在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這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分不開的。近年來,高血糖的發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而且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也日益受到了重視。因此建議大家,在35歲以後,可以對血糖做一下檢測,有利於更早的對糖尿病進行防治。
測定目的在於消除波動的血糖對病情的控制觀察的影響,因而對血糖波動較大的1型糖尿病患者,測定糖化血紅蛋白是一個有價值的血糖控制指標。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尿糖測定較簡單和經濟,且能較可靠地反映病情的控制,故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的意義低於1型患者,但可作為輔助檢查,用於判定口服藥是否失效而須用胰島素治療。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為4%~6%,9%為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併發症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可能引發糖尿病性腎病、動脈硬化等併發症,並有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併症,所以當其>8%就應該加強血糖的控制。
有助於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認識:血糖測定只代表即刻的血糖水準,提示患者當時的身體狀況,並不能作為評價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標。而糖化血紅蛋白測定若>9%說明患者持續高血糖存在,會發生糖尿病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併發症,同時也是心肌梗死、腦卒中死亡的一個高危因素。陳曉轉等[1]報導糖化血紅蛋白的增高與缺血性腦梗死的發生、發展、預後相關。
用於糖尿病的輔助診斷:健康人糖化血紅蛋白為4%~6%,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可高達10%~20%;隨機檢測糖化血紅蛋白,若9%,預報糖尿病的標準度約為78%,靈敏度為68%,特異性94%;糖化血紅蛋白>10%,則有80%以上為糖尿病,靈敏度43%,特異性99%,有效率86%。所以,目前並不主張單獨用糖化血紅蛋白來診斷糖尿病,原因是精確度不高,有時造成臨床解釋困難。
妊娠糖尿病(GDM)中的檢測意義:妊娠糖尿病僅測血糖是不夠的,要控制糖化血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