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胃虛寒症狀,竟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常見的胃虛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不當,比如經常食用生冷的有刺激性的食物等。患者最常見的表現有胃部隱隱作痛,食量減少,手腳冰涼、大便稀等,面對這些情況除了調整飲食,還要適當採用藥物治療。

1、病因

脾胃虛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等,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脾胃虛寒也可由脾胃氣虛發展而來。《濟生方·脾胃虛寒論治》:“夫脾者,足太陰之經,位居中央,屬乎戊己土,主於中州,候身肌肉,與足陽明胃之經相為表裡。表裡溫和,水穀易於腐熟,運化精微,灌溉諸經。若飲食不節,或傷生冷,或思慮過度,沖和失布,因其虛實,由是寒熱見焉。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四肢不舉,食欲不化,喜噫吞酸,或食即嘔吐,或卒食不下,腹痛腸鳴,時自溏泄,四肢沉重,舉多思慮,不欲聞人聲,夢見飲食不足,脈來沉細軟弱者,皆虛寒之候也。”總括以上諸因,主要由以下兩個方面導致脾胃陽氣虛衰,陰寒內盛,形成脾胃虛寒證:一由脾胃氣虛發展而來;二因過食生冷,損傷脾陽、胃陽。

2、臨床表現

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若以脾陽虛衰證候為主時可見:腹脹納少,腹滿時減,腹痛喜溫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溫,或肢體困重,或周身浮腫,小便不利,或白帶量多質稀,小腹下墜,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脾胃虛寒證,以脾失健運和寒象表現為辨證要點。脾陽不足,運化失健,則腹脹納少;陽虛陰盛,寒從中生,寒凝氣滯,故腹痛喜溫喜按;陰寒之氣內盛,水濕不化,見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則完穀不化,小便不利,水腫。婦女帶下清稀、腰腹酸沉,屬寒濕下注。